朗多如果知道國王訓練營的第一課就是狂練三分的話,那他估計是不想籤國王的了。
後悔了行不行?能不能申請交易?我不想投三分啊!
但是,看在布魯斯李的面子上,朗多還是認真的參加了訓練。
在訓練營開始前,李良已經和助理教練天團進行了很多天的戰術商討。
德安東尼和泰倫盧負責進攻戰術的制定,邁克布朗依舊負責防守。
德安東尼本來是今年奧運會美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之一,後來因為私人原因,在奧運會開始前退出了。
不過奧運會中各隊的表現德安東尼還是認真關注了。
尤其是中國隊的表現,給了德安東尼很大的啟發。
中國隊一投四搶的戰術,最大化了李良在進攻端的能量。
這種戰術,可以稱得上大道至簡四個字。
對於本身整體天賦較低,球員個人能力較弱的球隊來說,稱得上物盡其用,有著很出色的效果。
對於李良在球場上的定位,布朗、德安東尼兩人發生了比較激烈的爭論。
布朗從防守教練的角度出發,認為李良最適合的就是四號位。
甚至五號位也不是不可以。
李良自己是希望可以打比較全面的三號位,能攻能守。
而德安東尼想法清奇,應該是看到了李良在奧運會上獨特的表現,所以認為最能發揮李良進貢能力的還是2號位,而且是多控球的2號位,和1號位基本上可以互相替代。
關於李良場上定位的爭論持續了好幾天。
最終,還是泰倫盧終結了這場爭論。
他給出的說法獲得了大家的認同,“我們只要把球給到場上最好的球員手上就可以了,管他是什麼位置呢?”
盧的說法很有道理,兩名助理教練無法反駁。
不過,整個球隊的進攻思路還是按照德安東尼的想法去設定。
簡單,快速,大量的三分球。
在第一堂訓練課中,德安東尼就向所有人強調,在比賽中,三分球將是球隊最重要的武器。
這兩年,三分球戰術在聯盟中變得越發重要。
一個不會投三分,沒有兩個以上高效三分手的球隊,幾乎無法在聯盟生存。
訓練中,李良向所有隊友展示了,歷史第一三分手是怎麼練三分球的。
從中線投籃開始練起,覆蓋整個半場的射程。
所有的投籃全部是標準姿勢下的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