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和雷霆的比賽並沒有太多懸念。
雖然快船還是很有實力,保羅、格里芬、小喬丹的組合,首發面對雷霆還佔到了優勢。
格里芬本賽季狀態極好,打出了生涯最強的表現,面對科裡森是予取予求。
但一到替補登場就變天了。
李良在斯坦普斯巨大的歡呼聲中上場,這場的場面幾乎每個賽季都在上演。
這貨的人氣是真的高,快船的球員每次都會懵逼,因為就連他們的老闆鮑爾默都在場邊歡呼鼓掌。
坐在場下的杜蘭特又有點小不爽,媽的,李良這個替補到了客場都這麼多人給他歡呼的。
等李良上場開始比賽,雷霆就開始扭轉場上的局面了。
以李良為核心的雷霆第二中央,全面接管了比賽。
雷霆的替補和首發完全是兩套打法。
李良作為替補的核心,起到了軸心的作用,外線兩個持球突擊手,內線一個吃餅俠,還有一個全不能的添頭。
李良握有絕對的球權,但出手權的分配很合理。
他會給隊友充分的拉開空間,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主進攻力。
小半個賽季的磨合,奧古斯丁、維特斯、坎特,都逐漸適應和習慣了和李良一起打球。
真的是太舒服了。
空間極大,防守壓力很小。
要說有什麼缺點,一個是容易捱罵,一個就是李良的傳球有時候比較難接。
李良的傳球還是沒有達到大成的地步,防守壓力大的情況下,失誤還是會比較多。
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李良經常會傳出一些高難度的球。
如果使用了技能,幾乎百發百中,但每場畢竟只有兩次【一發入魂】。
李良一直在想,啥時候能升級,到三次機會啊。
就這麼想著,李良在場上打得是遊刃有餘,快船替補本來就弱雞,怎麼可能打得過第二中央?
在內格羅時代,快船是替補人員豐沛,實力強悍,但內格羅捏合的不是很好,沒有調配好主力和替補之間的關係。
豬頭裡弗斯上任後,主力被調教的不錯,尤其是小喬丹被開發了出來。
但因為裡弗斯擔任總經理,他對快船的替補建設做的一直不好。
李良走後,快船不論是自由市場引援,還是選秀,都相當平庸。
裡弗斯熱衷於簽約那些過氣的球星,在培養年輕球員上沒有任何建樹,總是把選秀權隨隨便便拿去交易送人,對第二梯隊的建設缺乏耐心。
到了比賽中,保羅、格里芬加小喬丹的組合的確不錯,但沒有李良這樣的定海神針在,就摸不到冠軍的門檻,你的替補再不行,那整體實力就更差了。
上半場比賽結束,李良就砍下了11分,拿下7個籃板,送出8次助攻,一己之力幫助雷霆反超比分,63:55領先快船8分。
一旦雷霆開始領先,對手想要翻過來就特別困難了,幾乎是不可能的。
整個賽季到目前為止,凡事雷霆上半場領先的比賽,他們沒有輸過。
上一場湖人能贏雷霆,靠的就是全場壓制,三巨頭始終保持輸出,無縫銜接,一直有人帶隊發揮,才能抵抗住雷霆的三馬策略。
下半場開始後,多諾萬的輪換指揮已經做的非常熟練了。
首發打五分鐘,五分鐘後,李良就上場,三巨頭合體打完最重要、最關鍵的第三節。
快船在三巨頭的合體衝擊下,潰不成軍,分差一度被拉開到20分。
輸掉一場後的雷霆,重新開始,再度找回了他們的狀態。
到了第四節,比賽已經失去了懸念,整個第四節都成為了垃圾時間。
李良全場砍下27分14個籃板12次助攻的三雙成績,幫助雷霆112:101,輕鬆擊敗快船。
李良毫無懸念的拿到了全場最佳,再度受到現場球迷的歡呼。
這到斯坦普斯看球的,不知道有多少是湖人的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