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斯的暫停並沒有起到作用,相反,雷霆在暫停結束後進攻變得更加糟糕了。
雷霆在做出NBA史上最糟糕的交易送走哈登後,進攻上就始終面對一個問題——變化太少。
雷霆不是沒有戰術,NBA任何一支球隊任何一個教練,戰術庫一定是很充裕的。
球迷有時候看比賽會有一種錯覺,他們分不清哪些球是透過戰術打出來的,那些球是沒有戰術靠個人能力的。
比如有些球隊發動快攻,傳球行雲流水很是好看,球迷會覺得這球隊戰術好。
實際上很多快速反擊,漂亮的傳球靠的不是戰術,靠的是球員的臨場發揮和默契程度。
再比如有些進攻,一打四看,這在某些球迷看來就是沒有戰術。
但實際上低位的一打四看,本身就是一種戰術。
低位高成功率的進攻,四人拉開,不輕易跑動,如果對手包夾就出球,不包夾直接單吃。
這是籃球比賽中非常簡單但又有效果的一種戰術,不是所有人都要跑來跑去,空切、掩護、轉移球才是戰術。
戰術必須要和球隊的球員配置相吻合才能發揮作用。
對於雷霆來說,一切進攻戰術的核心要義就是要發揮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的個人攻擊力。
這點上,布魯克斯做的還是不錯的。
但在沒有了哈登以後,雷霆不僅少了一個可謂圍繞制訂戰術的點,還導致了整個球隊的戰術風格非常單一,缺少變化。
所以剛而易折,雷霆圍繞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打造的進攻剛猛異常,經常能一波衝死對手。
可是在需要相持,需要韌性,需要追分的時候,雷霆就會力有不逮。
沒有哈登帶替補,沒有哈登控節奏,沒有哈登拉開空間,沒有哈登巧妙的傳球,雷霆可以說塌了一角。
打普通的強隊雷霆還是足夠,可面對冠軍級別的強隊,雷霆就不行了。
他們變得和之前的快船一樣,“差一口氣。”
暫停回來後,雷霆在長達五分鐘的時間裡,沒有運動戰進球。
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快船的防守策略很簡單,一對一,全場一對一。
不換防,不包夾,本來雷霆是最不怕這種防守的,結果這五分鐘的時間裡,威斯布魯克和杜蘭特都陷入了得分低潮,沒法進球了。
快船這邊進攻成功率也不高,可是比分的領先優勢握在快船手上啊。
打到距離第三節結束還剩4分鐘的時候,雷霆才由費舍爾命中一記三分球。
今晚費舍爾和巴恩斯是兩隊的奇兵,巴恩斯不用說,第三節三分球投瘋了。
而費舍爾在第三節後半段連續命中兩個三分球,打破了雷霆運動戰不得分的尷尬,同時拉近了分差。
第三節比賽結束的時候,快船102:87,還是領先雷霆15分之多。
李良打到第三節,拿下了14分,9個籃板和7次助攻,眼瞅著又要奔著三雙去了。
他的得分並不多,只是依舊高效。
最近的比賽,李良似乎在和老科漸行漸遠,朝著詹姆斯的方向一去不回頭。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隊友給力,今晚巴恩斯、克勞福德、格里芬等人的發揮都非常好。
這也是裡弗斯願意看到的,整個球隊正在凝聚成一條船,一條真正的王者之船。
第四節開始後,雷霆隊繼續展開反撲。
杜蘭特高位的跳投不中,格里芬拿到籃板球後一條龍反擊殺籃下,造成了亞當斯的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