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是個巨星時,這一切可以被接受,當他被傷病毀掉時,一同被毀掉的還有他的聲譽。
在波特蘭他和球隊鬧的很兇,原本的城市英雄遭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於是他選擇回家,回到聖迭戈,希望在家鄉,在熟悉的加州重新開始。
但是他失敗了,4年時間裡他為快船打了169場比賽,出勤率只有百分之五十。
資料更是逐年下滑,快船在四年中甚至沒有哪一年能打入季後賽。
這不是快船球迷在熱烈歡迎他時想看到的。
也不是沃頓來故鄉的初衷,只能說天不遂人願。
任務中的這場比賽已經來到了1985年的3月份,常規賽的最後階段,快船和湖人本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
整個賽季,快船和湖人交手,一場都沒有贏過。
別說贏球,連比分接近的場次都沒有,場場都是被同城兄弟暴揍。
這是快船離開聖迭戈來到洛杉磯的第一年,斯特林在好友巴斯的建議下把球隊搬到了天使城。
他們擁有了更大的市場和更大的球館,但洛杉磯早就是湖人的地盤了。
從19841985年開始,快船就始終活在偉大湖人的陰影下,一直沒能走出來過。
李良這場要以比爾沃頓的身份出場,在1985年快船和湖人的最後一場比賽中,給湖人一點教訓,給快船留一抹光彩。
比賽開始之前,李良認真研究了一下這場比賽的資料和陣容。
歷史上不消說,快船沒有太多懸念的輸給了湖人。
沃頓作為替補中鋒登場,只上場了20分鐘,拿到了8分7個籃板球,沒有發揮什麼關鍵作用。
湖人隊發揮最好的是魔術師約翰遜,拿下了25分15次助攻。
1985年起,他開始成為湖人真正的核心,賈巴爾逐漸交出權力的權杖。
李良想,自己替代沃頓登場後,他的中遠距離投籃應該能夠發揮足夠的作用。
可是在內線防守上,他能撐得起快船本就破爛的防守嗎?
權衡再三,李良想到了一個道具,【科定諤的箱子】!
反正有4天的休息時間,每天使用一次這箱子,碰碰運氣,看能不能轉到一個適合內線防守的資料。
於是,在第三天,李良就把自己81點的【外線防守能力】幸運地轉移到了內線基本防守能力上。
【防守籃板】提升到了71點,【封蓋】變成了58點,真是最適合中鋒的能力數值。
有了這套防守能力,李良有信心在這場比賽中,幫助快船拿下湖人。
讓沃頓這位瘸腿的老船長,在他短暫而不幸的快船生涯中,留下一點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