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級難度的任務,李良在第四節幾個三分球下去,掘金就建立的領先優勢。
事實上歷史上這場比賽掘金本來就贏球了,140:139贏了湖人一分。
全隊都是手感爆發,和湖人對轟,在主場戰勝了對手。
這一場加上李良的火力,不贏簡直是沒道理。
拿下這場比賽後,李良的【基本傳球】順利提升到了50點,短傳能力也有提升。
李良瞬間覺得,看樣子傳球任務沒有之前想的那麼困難了嘛!
現在是八月份,認認真真做一些任務,說不定很快就能提升到80多點了呢?
李良想的很美好,但系統很快教他做人了。
又完成一次任務,把【基本傳球】提升到60點後,任務開始做不動了。
他面臨的是一個叫【普萊斯的巔峰】的任務,這個任務要求他替代騎士控衛馬克普萊斯出場,帶領騎士戰勝對手,並且送出20次助攻。
20次助攻!
這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馬克普萊斯這名勒布朗詹姆斯之前騎士為數不多的名將,整個職業生涯也就這一次,單場送出了20次助攻。
這突然要李良達成一位明星球員的生涯巔峰,真的是有點困難。
NBA歷史上能夠單場給出20次助攻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的。
更何況助攻這種東西,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隊友不給力打不進,你真的沒辦法。
李良嘗試了多次,始終沒有辦法達成任務目標。
他翻看了騎士隊那場比賽的錄影,翻看了普萊斯的比賽集錦。
他發現,1990年的騎士,還有那時候的普萊斯,在打法、風格上和自己打球的方式很接近。
1990年的騎士隊,開始嘗試三分球這個新武器。
他們在賽季中單場三分命中數和命中率都是聯盟第一,當季成功打入了季後賽。
可打法相近,會投三分,李良卻不會傳了。
因為李良發現,自己不會傳三分助攻!
李良上個賽季在常規賽、季後賽中的助攻,主要來自弧頂策應,一些直塞球,擊地傳球,還有就是攻防轉換時的一些短傳。
而發現三分或者中距離投籃的空位,把球傳過去讓隊友接球出手,對不起不會。
因為李良自己就是那個接球投籃的人,而不是傳球的人。
接球和傳球,那差別可大了。
李良在場上完全沒有那樣的視野和戰術圖譜。
結果就是導致,他沒有辦法取代普萊斯梳理好騎士的進攻,更不可能送出20次助攻。
李良的【基本傳球】在60點上被卡住了。
但李良的心態還可以,沒有爆炸,他知道暫時是急不來了。
【基本傳球】的任務先放一放,把【長傳】、【短傳】、【吊傳】、【擊地傳球】這些細節技術拿來進行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