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黑人球員開始進入NBA,球場上開始出現飛天遁地的扣籃和迅捷的過人。
而以兩個白人球員為核心的凱爾特人,在打法上顯得古舊而傳統。
就像哈弗裡切克的球風一樣,技術樸實,不知疲倦的奔跑和防守,絲毫不在乎自己資料的無私打法。
依靠這種打法,74年和76年凱爾特人拿到了後拉塞爾時代的兩個冠軍。
而在1977年,當ABA與NBA合併,更多擁有超級天賦的黑人球員進入NBA的時候,這隻古舊的凱爾特人就徹底不行了。
哈弗裡切克也將完成他的使命。
當然,那時候,奧爾巴赫已經為下一代綠衫軍找尋好了繼承人。
李良其實是不太懂這個系統,老子一個現行的湖人球員,你TM怎麼天天讓我學凱爾特人老球星打球?
你教我無私、跑位、防守、傳球,老子還怎麼和科比玩?
這還是洛杉磯湖人的球員嗎?
以後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和科比一起打過球?
心中罵歸罵,但要提升自己,就只能按系統給出的路線來了。
把所有的比賽錄影下載好,李良開始一段一段的研究。
研究那個時代凱爾特人打球的風格、套路,研究哈弗裡切克的球場思路。
雖然那已經是30多年前了,NBA賽場上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
70年代的籃球和現在比,簡直就不像同一個遊戲。
但籃球運動裡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共通的。
傳球能力和之前的防守能力不同,耍不得任何小聰明。
你不懂戰術,不瞭解隊友的進攻習慣,和隊友沒有默契,你就傳不出Finishing的那一球。
順帶著,還要去提升自己的傳球手法,短傳、長傳、擊地傳。
總之,這玩意比防守、投三分麻煩多了。
李良一看就看了3個多小時,他完全沉浸在籃球世界裡,用心去鑽研。
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再進入任務當中。
【任務:像哈弗裡切克那樣打球,時間:1973年12月12日,地點:美國波士頓花園球館,對陣:布法羅勇敢者vs波士頓凱爾特人,任務內容:取代約翰哈弗裡切克,帶領凱爾特人戰勝對手,拿下至少10個助攻。任務獎勵:基本傳球能力值+5,傳球意識+3,任務難度:新秀。】
……
【任務:像卡車一樣勇猛,時間:1977年12月13日,地點:美國新奧爾良路易斯體育館,對陣:洛杉磯湖人vs新奧爾良爵士,任務內容:取代特魯克羅賓遜,在賈巴爾頭上摘下至少20個籃板球。任務獎勵:防守籃板能力+10,進攻籃板能力+3,隨機增值劑一種,任務難度:普通。】
……
【任務:和阿泰斯特角力……】
這一個個的任務,李良決定新賽季開始前要把他們通通消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