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和五年,二龍軍隨童貫和蔡攸凱旋。
歷數往日之功後,脅迫衙內軍斷後的宋江,被趙佶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吳用授武勝軍承宣使。
戴宗授兗州府都統制。
李逵授鎮江潤州都統制。
黃信授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仍任青州。
其餘二龍軍的倖存人員皆有封賞。
可以說,宋江和二龍軍的人,終於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
就是代價太大了一些。
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二龍軍最早的一百單八將,如今只剩五個,中途招降的將領全部戰死。
宋軍雖然連敗兩場大仗,可未有一支軍隊像二龍軍這樣戰損這麼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佶才對剩下的宋江等人大加封賞,準備重用。
連年征戰,宋江也累了,受賞之後,便向趙佶請了聖旨,回鄉省親。
趙佶準了。
數日之後,宋江帶著二百隨行軍健,挑擔御物、行李、衣裝、賞賜,離了東京,衣錦還鄉,迴歸故里山東鄆城縣宋家村。
鄉中故舊父老親戚,都來迎接宋江,回到莊上。
可惜老父宋太公已死,兄弟宋清也亡,家早已不是原來的家了。
宋江來到宋老太公的墳前,痛哭傷感,不勝哀慼。
宋家在鄆城的名聲極好,宋江後來又受了招安,因此,雖然多年未歸,莊院田產,傢俬什物,皆如舊時。
昔日州縣官僚,探望不絕。
在莊上住了數月之後,宋江擔心趙佶怪罪他,因此,設了一場大宴,請當村鄉尊父老,飲宴酌杯,以敘闊別之情。
次日,宋江便啟程回京。
宋江一回到京中,神行太保戴宗便來探望宋江。
二人坐間閒話。
戴宗道:“小弟已蒙聖恩,除授兗州都統制。今情願納下官誥,去廟裡陪堂求閒,過了此生。”
宋江不解道:“賢弟何故行此念頭?”
戴宗道:“前些日子,小弟夜裡夢見崔府君勾喚,因此發了這片善心。”
宋江道:“既是崔府君召賢弟,為兄也不好阻攔。”
自此相別之後,戴宗納還了官誥,去到泰安州一處廟裡,陪堂出家,每日殷勤奉祀聖帝香火,虔誠無忽。
數月之後,戴宗大笑而終。
宋江聽後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