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居中雖然才六十出頭,沒有蔡京和童貫大,但身體卻不怎麼好,最近更是已經臥病在床。
所以,鄭紳提議讓鄭居中去勸趙佶,鄭皇后不禁有些遲疑,道:“他能下床麼?”
鄭紳道:“不能,也得下,除了他以外,如今的朝臣之中,還有誰能勸官家?”
當天,鄭紳就去了鄭居中家。
次日,鄭居中就拖著病體來到了崇政殿,然後對趙佶說:“官家,女真人野蠻粗俗奸詐冷酷,不可交也。”
趙佶道:“你怎知女真人不可交?你同女真人打過交道?”
鄭居中道:“臣雖然未曾與女真人打過交道,但聽聞,那女真人生活在荒寒之地,以打獵捕魚為生,吃生肉,喝生水,尚未開化,他們的野蠻性情已是可以想象的出來。”
趙佶臉一板,道:“不能憑想象來做決策,虧你還是太宰,這點道理都不懂!”
鄭居中自知理虧,趕緊轉換話題,道:“臣以為,宋遼盟約不可輕毀,祖宗信義不可輕棄。”
趙佶的臉色更加陰沉,道:“誰說朕要背棄祖宗盟誓了?”
對於趙佶的表情的變化,鄭居中怎能沒看到,但他覺得,該說的話,他一定要說出來——這是他的職責。
因此,鄭居中繼續說:“官家,您可千萬不要被那些蠹國害民之賊所矇蔽了聖聽……”
聽了這話,趙佶更加不高興了,冷冷地說:“在你看來,朕就是一個善惡不分、真假不辨昏君,是不是?”
說罷,臉色鐵青的趙佶,便將鄭居中轟了出去。
鄭居中本想勸諫趙佶,結果卻從趙佶這裡碰了一鼻子灰,心裡很是憋悶。
離開崇政殿,鄭居中直接朝都堂走去,他想去勸一勸王黼。
來到都堂,鄭居中對王黼說:“聯合女真夾攻遼國這個餿主意出自趙良嗣,趙良嗣是甚麼人?他是被遼國朝廷棄用之人,他對遼國懷恨在心,因而投奔咱們大宋,他為甚麼要鼓動咱們大宋北伐燕京?他的目的很明顯,只是為他自己復仇而已,難道相公沒看出來?”
王黼道:“趙良嗣究竟是心懷叵則,還是忠心報國,不是你我可以判定的,那是要由官家去斷定,要由歷史去評定,你我只是臣子,當聽官家之命行事。”
鄭居中自然不能說,你是宰相,怎麼能只聽命行事,當有你自己的主見,這種叛逆的話,他要是說出來,可就白在官場混這麼多年了,他只能換一種方式說:“宋遼之間,已有二百年兵不識刃,農不加役,即使漢唐時代實行的和戎之策,也沒有出現像我朝這樣繁榮穩定之局面,如果毀盟棄約,恐怕要招致天怒民怨,相公你身為首臺,為何不勸阻?”
王黼道:“所謂的百年和平盟約,其實是不對等的,官家對於每年要給遼國五十萬銀絹早就無比厭惡了,所以才有聯金之意。”
鄭居中反駁道:“區區五十萬銀絹,對咱們大宋,算什麼?漢朝時給單于歲幣一億九十萬,比今天多了多少倍?而一旦開戰,消耗軍費又將會是多少倍?”
王黼不耐煩道:“官家已經決定了,誰又敢阻止!你別到處煽風點火了,這對你沒什麼好處。”
鄭居中怒氣衝衝地說:“將來有一天讓大宋子民肝腦塗地的,就是你王相公!恁地時,你絕難辭其咎!”,然後憤憤的離開了。
鄭居中最後扔下的這兩句話鏗鏘有力,讓王黼惶惶不安,呆坐良久。
其實,從王黼內心來講,他對聯金滅遼之策也是持懷疑的態度的。
可王黼清楚的知道,趙佶想收復燕京,他要是逆了趙佶的意,他這宰相之位也就坐到頭了。
而且,現在不收復燕京也不行,難道將燕京給李衍或是給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