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丐幫來,宋青書是不知道丐幫功法的緊俏。武當山上,宋青書可以說是有學必應,無論是武當九陽功還是縱雲梯,宋青書可以說是合手即拿,雖然這很大程度跟他的身份有關,但在宋青書每年與武當弟子切磋的記憶中,顯然,武當三代弟子都會這幾門功法的。
而相比之下,丐幫的功夫就太過於敝帚自珍,遠沒有武當山上那份豁然大氣。當然,這也可能跟武當弟子人少,丐幫弟子遍佈天下有關。
收回思緒,聽到王坤的回答,宋青書有點忍笑不禁。法不傳六耳,你以為兩個人四張耳我就會把武功交給你了。
“你是個讀書人,不會不明白我的意思吧?”,想了想,宋青書緩緩道。
聽到宋青書的話語,王坤不語,繞是他家道中落這麼多年,就算是淪為乞丐,他也從沒求過任何人。能夠說出前面那句話,這也是他在丐幫耳習目染,臉皮變厚了不少。
而少年的話語就像利劍一般,直指內心,一劍見血。
“你是讀書人”,“讀書人”,這三個字眼在王坤的腦海中一直迴響,張牙舞爪,肆無忌憚。
有那麼一瞬間,王坤想像少年時,揮一揮衣襟,拂袖而去。
可夜色下,對面那人是少年,他早已不是少年時。一想到那個人安然的居之幕後,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他的心就像是在滴血一般、蝕骨銘心。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自己被弄得身敗名裂,早就斷了科舉的路,除了習武以報血仇,還能有什麼出路?
想到這,王坤咬下牙,跪了下去,再雙手伏地,“咚、咚、咚”,直接磕三個響頭。
“請教我武功”!
沒有人是救世主,宋青書也絕不會因為他人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功法輕易傳給別人。
不過在王坤跪下的那一剎,福至心靈,一股靈泉湧到宋青書心頭。想了一下,宋青書心裡便有了計較,表面卻不動聲色,只是淡淡說道:“你抬起頭來罷”!
帶著三分惶恐、三分期冀、還有四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王坤一抬頭,便看到一雙燦若星辰的眼眸。
眸光裡的色彩似乎有著奇妙的旋律,讓他一下沉沁其中。
移魂大法!
從被單佔救起,除去槍法上的功夫,宋青書就一直在修煉九陰真經。一是易經鍛骨篇,二就是這移魂大法。
這“移魂大法”純繫心靈之力的感應,倘若對方心神凝定,此法往往無效。要是對方內力更高,則反激過來,施術者反受其制。兩人比武,如施術者武功較強,則拳腳兵刃已足以獲勝,實不必施用此法,假如功力不及,卻又不敢貿然使用。是以此法雖然高深精奧,臨敵時卻也無甚用處。
但在這種時刻,對付王坤,倒是恰到好處。
屏聲靜氣,“你是誰?”,宋青書控制好語調,溫和問道。
“…王……坤”。恍惚中,王坤隱隱感覺有什麼不對,不過這絲掙扎也就一閃而逝。
宋青書則是平平靜靜,一切信手偶得之,成之則幸,他更看重對移魂大法的感悟。
“看來,最開始的那一下才是最需要最耗費精力的。”宋青書暗道,剛施展移魂大法的那一下,幾乎一瞬就掏空了體內將近一半的內力,而這還是在王坤沒有多少防備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