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馬林發報,讓他的人務必盯住燕子,不許讓她逃脫了,通知楊平他們同馬林的監視人員匯合,將監視燕子和搜尋長樂公主的任務合併在一起。”這件事情越想越蹊蹺,不由得讓李明格外重視了起來。
將事情基本安置妥當之後,李明和老廚子一起開始正式的閉關。
說是閉關,其實也就是在李明的寢宮中抓緊時間修練武功而已,眼下大局已定,各地已經沒有大的戰爭,單憑他手下的那些人足以能夠應付,沒有必要讓他事必躬親了,只有等大唐全部統一之後,李明才能在整個社會的改革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因此,他選擇這個時候開始恢復武功也是有道理的。
太清功第十重心法修練的基本思路是破而後立,這對李明來說正好合適,似乎這套心法是專門為他定身製作的一樣。
在老廚子的保護和指引下李明在寢宮中專心地修練了起來。
有了以前修練內功的經驗和根基,再加上李明自己對於內功修練的一些獨特認識,使得他的修練進度非常順利,短短半個月時間,就獨自透過了初步的經絡重整階段,以往被打得亂七八糟的經絡被重新疏通,基本恢復了正常人的程度。
在此基礎上,他開始了鞏固和拓展經絡的修練。
此時,在南州前線,一場慘烈的決戰即將展開。
尉遲雄大半輩子都在同蘇國的部隊作戰,對於他們的戰鬥方式非常瞭解。蘇國多密林峻嶺、少平原,部隊都以叢林步兵為主,士兵身材矮小,但卻異常靈活,身上所穿的藤甲採用原始密林中的百年老藤反覆浸泡油脂製作而成,輕便而又堅固,非常適合在密林中的行動。南州雖然不像蘇國境內那樣多密林,但也是處處灌木叢生,使得蘇國軍隊的優勢有很大的發揮餘地。反觀李明的部隊,主要以平原作戰為主,講究的是大規模兵團的衝擊戰術,在南州這個地方根本就施展不開。在初戰之後,經驗豐富的王文就立即在原地紮營結寨、堅守不出,使用強弓硬弩阻擋對方的進攻,硬是將蘇國的四十萬大軍拖在了那裡,使他們一步也前進不得。面對王文,蘇國部隊一籌莫展。強攻多次都是大敗而歸,他們又不敢放棄眼前的部隊繞道而行,一旦被王文的部隊從背後追擊的話,很快就會造成全軍的潰敗,這是作戰中最忌諱的事情,而且王文部隊中的遊騎兵能夠很快的繞過大片的灌木叢林,從側面對他們遠端打擊。因此,雙方部隊就在南州僵持了下來。
尉遲雄到達之後,對王文前一階段的戰術大為讚賞,在地形限制的情況下,王文的選擇也許是最正確的,最起碼,他為尉遲雄的到來贏得了時間。
尉遲雄原來在南滇府的那些士兵都是非常熟悉林中作戰的,但是在南滇府一役中卻被消滅得乾乾淨淨。如今李明的部隊中根本就沒有類似計程車兵,雖說尉遲雄熟悉對方的作戰方式,卻也無可奈何,沒有合適的部隊,任何人在這個地方也無法戰勝多達四十萬的蘇國部隊。自到達那天起,張猛、尉遲雄和王文就湊到一塊,不停地研究作戰方案,但不管什麼方法,沒有合適的兵種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後,他們一致認為應該發揮自己部隊的特長,將敵軍吸引到平原地帶去作戰。
這種以退為進的作戰方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作為統領全軍的王文,心中也是有諸多顧慮的,李明的所有部隊出征以來,從來沒有過敗績,一直是他的部隊趕著敵人前進,現在要他主動撤軍,將南州大片的土地放棄到敵人手中,恐怕不是李明能答應的,縱然只是一種戰術,但敵軍過處,南州各地的百姓肯定要大受茶毒,這種結果恐怕也不是李明願意看到的。
作為軍團總指揮的王文一直都為這個計劃猶豫著,他比張猛和尉遲雄更瞭解李明,犧牲平民的生命來換取作戰的勝利,這是李明最不願意做的事情,最後縱然能全部消滅入侵的敵軍,李明也會追究他的責任的,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王文絕對不會這麼做。
雖然暫時王文還不願意採取撤退的策略,但先手的準備還是要做的,萬一到最後迫不得已採取這個策略的時候,可以讓南州百姓少受一點損失。
在猶豫了數天之後,王文給統帥部和總理署分別發了一封電報,申請可以將南州境內的百姓遷移出去。
遷移百姓是一個無比浩大的工作,要讓土生土長的百姓離開他們的家園到其他的地方去,阻力肯定很大,而且安置、遷移百姓所耗費的費用是巨大的,所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非常大。目前李明手下的官員非常吃緊安排不出多餘的人手來處理這件事情,王文這個電報在聖手王和高韋的手中擱置了好幾天,兩人也透過電報相互溝通了多次意見,卻不能做最終的決定。
李明目前正在閉關修練,曾經交待過高韋,沒有天大的事情不要打攪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讓高韋做主,話雖這麼說,但這件事情實在是過於重大,讓高韋如何敢做主,在李明寢宮外面,高韋數次都要下決心闖進去,但最終都將腳步收了回來。高韋也明白,李明現在應該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否則他也不會將國事都交給自己,如果貿然進去打攪的話,恐怕會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情況,到那時候,悔之晚矣。
但是前線的情況瞬間百變,稍微耽擱就會失去戰機,眼看寒冬就要來臨如果再拖下去,只能更加麻煩。在聖手王和高韋等人的反覆磋商後,他們終於咬牙下了決心,從湖州的駐軍中抽調出三萬人專門用於南州百姓的搬遷工作。
南州這個地方人煙稀少,處處都是大片的灌木叢。相對的也比較閉塞,醫神教在這裡的勢力並不強大,在動員工作上肯定不太順利,越是愚昧貧窮的地區,對故土的依戀就越重,高韋在隱居前曾經遊歷天下,對這一點了解最深。眼下,也只有將盡量多的百姓遷移進湖州了。好在現在湖州鐵路正在修築中,民工多少都是不夠的。
此刻在中州,從不同的部隊抽調出來的那些受過山地訓練計程車兵正聚集在幽州的邊界,準備開始征服幽州的行動。
李皎最多的時候曾經控制過六個州,明揚城一役一下被李明佔領了澤州和中州兩個重要的地方,如今,也只剩下位於中州西部的幽州還剩下一點抵抗力量了,根據情報部門的調查,幽州目前共有八萬防守士兵,都是擅長在山地作戰的當地人,這對李明的部隊來說,無疑又是一個考驗。
為了保證幽州戰鬥的勝利,卓君豪正帶領他精心挑選的十萬大軍趕往幽州邊境,幽州多山,無論是重甲騎兵、遊騎兵還是重灌步兵,在那裡都沒有任何優勢,只有目前在邊界待命的那一萬多經過訓練的山地兵還能給幽州帶來一定壓力,為了征服幽州,卓君豪調集了十萬大軍,試圖以優勢的兵力來彌補兵種上的不足。
這次他帶了一萬重甲騎兵,一萬遊騎兵和六萬重灌步兵,同時還帶了兩萬投石兵和兩千臺投石機,在幽州邊境上,早已徵集好的五萬後勤部隊也整裝待命,可以說,卓君豪為了征服幽州,抽盡了中州多餘的兵力。
在雨州的冷痕倒是非常順利,大兵壓境之下,雨州各處官府很快就歸順了,只要官府歸順,百姓就好辦了,李明的口碑在百姓心目中是非常高的。冷痕大軍過後雨州一片平靜,除了官員們效忠的物件改變了之外,沒有任何變化。冷痕顧不上更換當地官員,目前碧泉島訓練出來的後備官員已經全部被用在了中州,沒有多餘的來接替,暫時只能使用原來的人了。
在征服雨州之後,冷痕大軍跨入定州地界,在這個地方,林家莊的影響非常大,在林凌峰的努力之下,各地官員主動上表效忠,就這樣,冷痕大軍就在定州停下,等待統帥部進一步指示。
這一切,李明都不聞不問。
這些天來,他完全沉浸在一種全新的認識之中,經過老廚子這種對武學有獨特認識的高手的指點,李明頓時感到以前所學的是那麼粗淺,以前所認知的武學是多麼可笑。在老廚子不停的教誨下,李明這才感到武學的深奧,這是一種與常規理論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是用常規無法解釋的,只有自己體會領悟了,才能得知奧妙。李明沒日沒夜沉浸其中,第一次感到武學還有這麼玄妙的空間,那是一種同塵世完全不同的世界,是常人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的。至此,李明才真正知道,老廚子為什麼甘願一輩子做一個廚房的雜工了,對於參透這種境界的高手來說,塵世間的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沒有任何區別了。
整整十多天時間,他都沉浸在這種玄妙的境界中不能自拔,這讓老廚子都驚訝不已,說實在的,第十重心法並沒有涉及到武學境界的問題,這一切純粹是老廚子自己傳授的,作為他這樣的人,其實是非常寂寞的,達到他這種境界的高手實在是鳳毛麟角,即使有這樣的高手,比如楊平,卻也談不到一塊去。
因此他非常希望李明能夠早日達到能同他有共同語言的境界,在修煉過程中,常常有意識的給李明傳授這種高深的武學境界,沒想到,李明居然很快的就能領悟到他的想法,這讓他感到驚訝的同時,又感到欣喜若狂。
半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李明度過了最初的關口,開始朝著第十重心法最後的階段衝刺了,瞭解了老廚子講解的境界後,對他的幫助是巨大的,現在他已經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修煉,將身體上地修煉和意識上的修煉綜合起來。齊頭並進,使得他的進度驚人。
寢宮外面,兩千多名親衛隊員輪流值班,在寢宮周圍佈下了一做三才大陣,嚴密的護衛著寢宮的安全,雖說已經將近一個月了。他們在瑟瑟寒風中卻沒有一點怨言。保護李明是他們的職責,只要李明不出事,怎麼樣他們都行。
在這段時間裡,大唐地局勢又發生了很大地變化,首先是冷痕那邊,在接到統帥部新的任務後率領大軍繼續朝著西南方向進軍,進入以前他們不知道的、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那些州府,那些地方以前都是皇帝直轄的區域。因此在看到冷痕那無邊無際的大軍,以及冷痕手中的聖旨後,沒有一個決心抵抗的,短短半個月時間,冷痕順利地收回了兩個州的控制權。
卓君豪那邊,他已經帶領十二萬作戰部隊和五萬後勤部隊進入了幽州。在那一萬多經過實戰訓練地山地兵的開路下,他們先是先滅了李皎設在邊境山區的五千多士兵,然後翻越幽州境內地一座山峰,向著幽州境內挺軍進發。
南州的移民工作也在艱難的進行著,很多地方,都是士兵將那些人的房屋強行焚燬,然後將他們押送走地,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加快移民的進度,讓王文他們早點解決蘇國的部隊,作為在南州僵持了兩個月的雙方來說,都是非常難過的,王文的部隊還好辦一點,他的補給物品可以從湖州和南郭城那裡供給,可蘇國的軍隊就比較苦了,兩國的邊境被密林覆蓋,林中道路非常難行,補給要想從蘇國運送到南州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南滇府的那點存量根本就不夠用,南州又不是一個富庶的大唐腹地。
李明的管理機關已經全部搬遷到了南郭城,大唐原有的那龐大的機構使他們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辦公,由於李明還沒有出關,在機構設定上暫時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張瑤和蔓兒也跟隨著搬遷的官員來到了皇城,在小富貴的安排下暫時在後宮住了下來,本來在大唐是不允許女人當政的,不過李明的手下可不管那麼多,張瑤和蔓兒是行政總監,李明不在的時候她們就是在發施號令的最高領導,因此,她們到來之後,每天早朝上都坐在大殿裡處理總理署、統帥部等部門報上來的問題,這讓在皇宮中暢達的小富貴坐立不安,女人當政的事情他是看不慣的,不過,作為李明的親信,他還不至於跑到李嵩面前去告狀,相反的,他還在處處利用自己黃門總管的特權,盡力的阻止這個訊息傳到李嵩那裡。假如讓李嵩知道現在坐在大殿上當政的居然是兩個女人的話,不知道又要生出什麼枝節來。
對於張瑤和蔓兒來說,這段時間是最難過的了,李明的寢宮就在她們居住的旁邊,幾步路就能到達,可是為了不影響李明練功,她們強行忍住衝進去的衝動,每天晚上都要冒著寒風在李明的寢宮外面徘徊,直到深夜才回去睡覺。而第二天早晨,兩個人還要早早的爬起來處理繁重的政務,雖說李明曾經盼咐過,各部門的事情可以由他們自己決定,不過習慣了島上那套處理政務方式的聖手王他們還是要將一部分難以決斷的事情推到張瑤她們兩個人身上。
開始閉關一個月半之後,李明終於艱難的突破了太清功第十重的心法,順利地將自己體內的經絡恢復了原狀,由於有以前的基礎,他又僅用了三天時間,就突破了太清功第一重心法,久違的內息又重新出現在他的體內。
到了這個地步,李明已經重新開始步入正常的修煉道路了,本來按照老廚子的意思,是要李明馬上接著修煉第二重心法的,作為他來說,沒有什麼比武功更重要的了,初為人師的他遇到了李明這麼一個武學天才,早已經將外界的所有事情都忘記了,在他來說,恨不得李明一直都呆在這裡,順利的突破太清功全部的境界,然後才讓他出關。
不過,李明畢竟不是老廚子,在順利的體會到體內久違的內息後,他立即就回到了現實,在將第一重內功鞏固一下之後,立即就決定出關了。
巍峨寬闊的皇宮大殿中,一場激烈的爭論也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