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在漳水以東的軍隊全都撤回了漳水以西,並在汾水以東的晉陽、狼孟、祈三座城池佈下防禦,借托汾水與三座城池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將李牧率領的趙軍拖在此地。
李牧看著背靠太行山安營紮寨,與秦軍對峙著,同時命令武安、鉅鹿、沙丘三座城池的趙軍北上,準備越過太行山,北進雁門一地。
趙軍北上的同時秦軍已經做好了準備,王翦帶領著一萬騎兵向著雁門關而去。
當李牧得知王翦帶兵前往雁門關之際,立即下令讓趙軍在靈壽、井陘兩城駐防,不要跟秦軍硬對硬的對戰。
同時,李牧也組織了趙軍對祈城展開了試探性的進攻。
從銅鞮退兵退到井陘的炎闇看著趙軍來襲,讓人將最新的軍備彈射床弩搬來了城頭,對準了趙軍的雲車。
一發過去,雲車毀滅,帶走了周圍十來個趙軍的性命。
秦軍看著威力巨大的彈射床弩,都興高采烈起來,這東西的威力比投石車還大,戰場殺器啊。
秦軍接著開始發射,一發發炮彈和爆裂弩箭在戰場肆掠縱橫,趙軍被這樣的攻勢給嚇退不敢前行。
實在是傳入嚴重的景色太過於恐懼,他們哪裡見過這樣威力的軍備,就算是投石車也不能造成這樣的攻勢。
李牧下令收軍,沒有辦法繼續攻城,再繼續下去,趙軍的軍心士氣就低落到谷底了。
兩軍再一次開始了對峙,誰也沒有輕舉妄動。
炎闇看著城外,距離秋祭不遠了,秋祭一過,冬天就到了。
到那時,天地將再一次被白雪覆蓋,一切的痕跡都將消失在白色的雪花之下,給天地之間一個素色撲面。
王翦領著騎軍到了雁門關舊址,這座關口依舊沒有修復完畢,留守在這裡的秦軍校尉指揮著秦軍修復著城關。
王翦到來之後接管這裡,秦軍開始進行修復作業,從上郡派遣而來的秦國官員和大量的機院、農院官吏已經到了三地,開始施行秦國政策,細緻三地的情況。
韓國。
一場秋祭大典正在繼續,韓王安面容憔悴的站立在首位之上,聽從著祭師的號令做著祭祀天地的禮儀。
韓國群臣跟隨著韓王安的動作,一步一步的對天地行禮,祈求上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
姬無夜站在武將之首,文臣首位卻是韓宇和韓非兩人,張開地、張平兩人已經被罷免,在府邸養老。
韓非看著姬無夜,見他的目光一直都在韓王安身上,最近他求娶紅蓮,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韓宇好像站在了他那一邊。
好在韓王安還沒有答應,但是韓非知道,繼續任由這件事發展下去,姬無夜遲早會得償所願。
韓非看了一眼秋祭外圍,那裡有流沙的成員,他要讓姬無夜活不過今晚。
衛莊身穿黑色披風,連頭一起籠罩黑暗之下,他在等,等待那個人的訊號到來。
紫女也帶著一些人埋伏在黑暗之中,隨時準備對姬無夜手下的百鳥發起攻擊。
白亦非感受著場中凝重的氛圍,心中在不斷的抉擇著,到底要不要出手。
從姬無夜要求迎娶紅蓮公主開始,潮女妖就沒有如他所願的那般同意,而是一直拖著,這樣的舉動已經讓姬無夜心生不滿。
現在姬無夜已經對潮女妖心生了殺機,這樣的舉動讓白亦非明白,是時候做一個選擇了,是繼續躲在暗中操控韓國,還是站出來把控韓國,這兩個結果不斷在他腦海之中浮現。
白亦非看著高臺之上的韓王安,只要他一死,姬無夜也消失,那麼韓國的軍隊就只有他能夠擔任大將軍一職。
到時候收編夜幕,歸攏百鳥,何嘗不是下一個姬無夜,而且還會比姬無夜更加的具有權勢,因為他是世襲的勳貴,是世襲的侯爺。
到時候韓國的貴族也都將以他為首,而不是像現在這邊,對於姬無夜完全看不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