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金秋10月。
我和葉芊來到位於北京懷柔九渡河鎮境內的黃花城水長城旅遊區。
“你知道這裡為什麼叫水中長城?”葉芊問我。
“因為這裡有三段長城入水!”我說。
“是的,”葉芊微笑著說,“這是北京唯一一處長城與水相連的長城。它以奇而著稱,以秀為特色,是融青山、碧水、長城和古樹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勝地。”
“聽說這裡還有‘塞外景,江南風,盡在水長城’的美譽呢!”我呵呵一笑。
“是的,”葉芊嫣然一笑,“我考你一題,答對沒獎,答錯有罰!”
“這很公平!”我高興地說,“請出題吧!”
“這裡的四大奇觀是什麼?”葉芊問。
“看長城繞湖畔,”我嘿嘿一笑,“觀巨龍探水灣,賞滄桑古慄園,覽峭壁山水潭!”
“很正確,”葉芊拍手大笑,“你的記憶力還沒有衰退耶!”
我呵呵一笑。
我們就這樣邊走邊聊。
遠處,黃花城長城雄偉險峻,氣勢磅礴,盤旋于山脊之上,環繞在灝明湖畔,景色秀美壯觀。該長城不僅是守衛京師的北大門,而且成為護衛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門戶,是明長城的精華所在。
“你說這個長城為什麼會在水中?”我饒有興趣地問葉芊,“是不是那時候就有潛水作戰小分隊了?”
“黃花城長城修建時並不在水中,”葉芊一本正經地解釋說,“後來,在修建西水峪水庫的過程中,由於水庫大壩截流,導致水位上升,把地勢較低的長城淹沒在水中,形成長城戲水、水沒古城垣的景象,是景區一絕。”
“六百多年了,”我讚歎道,“古長城還是這麼的雄偉險峻,巍峨古樸!”
“山水相戀城為紐!”葉芊溫柔一笑。
“我現在詩情大發,”我一本正經地對葉芊說,“為你賦詩一首,如何?”
“好!”葉芊呵呵一笑,“請吟吧!”
“吭、吭、吭!”我清了清嗓子後,開始聲情並茂地吟詠起來,“山水相戀,長城插足。身邊美女,婀娜多姿。山水相連,長城相盼。這個美女,是我老婆……”
“我得找找包裡有沒有藥,”葉芊極其認真地說,“你出門時肯定忘吃藥啦!”
我哈哈大笑,樣子神經極了。
葉芊一臉微怒。
“這裡還有一個明代板栗園,”我邊走邊說,“有很多古板慄樹!”
“走吧!”葉芊微笑著說,“過去看看!”
我們說笑著來到了明代板栗園。
板栗園內,四十多棵古樹盤根錯節,形態各異,那巨龍戲珠之軀和撐掩蒼天之冠,令人嘬舌,讚不絕口。
“這些古樹都是明代守城將士栽種的!”葉芊解釋說,“將士三分守邊,七分墾種,他們辛勤勞動栽培了大明板慄。如此大面積的大明慄園,雖然飽經風霜雪雨,但仍根深葉茂,可以稱之為京郊獨一無二的人文奇觀哪!”
“在古代,慄與李、杏、桃、棗並列稱為‘五果’,與稱為‘五穀’的稻、黍、稷、麥、菽,同為我國古代人民的重要食物來源。”我說。
“詩經中就有一段以慄為題材的愛情詩篇,你知道嗎?”葉芊微笑著問。
“東門之慄,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我輕聲吟道。
“知道什麼意思嗎?”葉芊接著問道。
“它的意思就是,”我動情地說,“把理想中的美麗姑娘隱喻為甘甜香糯但卻棘手的慄果,既不敢貿然去採摘,又不知她何時把愛情之果投來。”
“你還記不記得那個冬天,”葉芊忽然深情無比地說,“在漢中洋縣的那個偏僻地方,你給我頂著寒風出去買回的糖炒栗子,你一個一個地耐心幫我剝開那油光發亮的炒栗子,那種感覺想起來都比手中的栗子還溫暖!”
“我不記得了,”我裝模作樣地說,“我沒心沒肺的,無情無慾的,哪還記得那麼久遠的事情呀?”
“你又在氣我,”葉芊嬌媚一笑,“時光一晃就這麼多年過去啦!”
“才過去十幾年,不多,”我呵呵一笑,“你看這些古慄樹都過去了四百多年了,雖然飽經風霜,但仍根深葉茂,蒼蒼滿坡生!就像我們的愛情一樣!”
“我們的愛情也一定能夠歷經風雨、天長地久的!”葉芊深情無比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