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結束。
我和葉芊從中國大劇院出來。
我們駕車來到了海淀區復興路的惠豐堂翠微路店。
“你說當年慈禧那麼一個大腕為什麼願意給一個飯店寫這匾額?”我納悶地問葉芊。
“這個很簡單,”葉芊微笑著說,“惠豐堂的老闆張祖蔭和李蓮英的乾兒子關係不錯,因此李蓮英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了惠豐堂一把,也因此慈禧太后就有機會品嚐了惠豐堂的菜餚,之後大為讚賞並且親題‘惠豐堂’匾額,同時慈禧還賜予惠豐堂御用‘圓籠扁擔’作為可隨時入宮標誌。這圓籠扁擔也就成惠豐堂的招牌和出入紫禁城的金腰牌,每當慈禧太后嘴讒想吃時,惠豐堂就會做好之後用這個圓籠扁擔送進宮。”
“燴菜是惠豐堂的看家菜,”我微笑著說,“像燴鴨丁鮮蘑、燴生雞絲、糟燴鴨肝等都是名聲在外,有汁濃色鮮、味厚不膩的美譽。”
“你知道燴菜是怎麼來的嗎?”葉芊輕聲細語地問我。
“這跟秦檜有關,”我認真的說,“在宋朝的時候,佞臣當道,秦檜等奸人把持朝政。一些志士把各種菜蔬炸過燴在一起,說大家把它當成秦檜,食其肉,飲其血,這道菜很快便在百姓之中流傳開來。”
“那你知道燴菜和愛情有什麼關係嗎?”葉芊呵呵一笑。
“關係當然有了,”我思索著說,“那麼多的菜一鍋裡燴時,各有其味,各有其色,各有其形,儘管都摻雜在了一起,但你絕不會把蘿蔔當白菜,把豆腐當豬肉,但它們的確又有了許多變化,因為這燴菜的過程中,它們已經彼此吸納了對方的精華,更新了自己的品味,可謂是取長補短,色味相連。因此,燴菜還有很好的視覺效果,不是形影相弔,而是攜手共存;不是情色單一,而是五彩繽紛。它,雖不前衛,但很敦厚實在。”
“就像愛情一樣,”葉芊莞爾一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正說著,九轉大腸端上來了。
每塊大腸都是銅錢大小,捲成卷,色澤棗紅,鹹甜酸辣、爛而不膩。
“這是惠豐堂的經典菜餚,”葉芊一邊品嚐一邊說,“製作此菜時,要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所以叫九轉大腸!”
“我怎麼感覺這像愛情裡面的肝腸寸斷,”我微笑著說,“思念的感覺!”
“真有你的,”葉芊呵呵一笑,“你連豬大腸都能聯想到愛情,真服了你啦!”
我笑而不語。
葉芊喜笑盈腮。
我們開始邊吃邊聊起來。
夜色闌珊。
我和葉芊吃飽喝足後回到了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