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後。
一夜纏綿悱惻。
天亮後,我和葉芊來到國子監遊玩。
“遊國子監必須要遊北京孔廟!”葉芊邊走邊說。
“為什麼?”我納悶地問,“捆綁消費?”
“因為孔廟是入口,國子監是出口,一張門票。”葉芊呵呵一笑。
北京孔廟規模宏偉,佔地廣闊,前後共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依序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和崇聖祠五座建築。大成門外東有碑亭、宰牲亭、井亭、神廚;西有碑亭、致齋所、神庫、並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
“據說,孔子生前就喜歡柏樹,”葉芊對我說,“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所以,孔子故園現在依舊是古柏林立。”
我們說著來到了大成殿。
月臺前右方,一株蒼勁高聳的柏樹映入眼簾。
“這就是傳說中的觸奸柏!”我對葉芊說。
“是的,”葉芊一臉認真地說,“相傳明代奸相嚴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他平時專橫跋扈,欺壓百姓,殘害忠良,作惡多端。當他路經該樹下,狂風驟起,樹枝搖動,吹掉他的烏紗帽,他倉皇逃走。後人認為柏樹有知,能辨忠奸,稱此樹為觸奸柏或辨奸柏。至今,它已700多年,仍然繁枝盤錯,挺拔蒼翠。”
我們一邊聊天,一邊遊覽。
我們游完孔廟,經持敬門就直接到了國子監的太學門。
中軸線上分佈著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彝倫堂、敬一亭。東西兩側有四廳六堂,構成傳統的對稱格局。
“我最喜歡的是琉璃牌坊和辟雍,你最喜歡什麼?”葉芊輕聲細語地問我。
“我最喜歡你!”我微笑著說。
“說正經的,”葉芊呵呵一笑,“太學門內的琉璃牌坊,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陽面額書‘圜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以綠色琉璃瓦為基調,豔麗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為什麼國子監裡古槐成片?”我納悶地問葉芊。
“在國子監裡廣植槐樹,”葉芊解釋說,“喻示著監生們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因此,我國曆代的國子監內外就沿周禮之制,都廣植槐樹。”
“那十三經碑林在哪?”我饒有興趣地問。
“我帶你去,”葉芊微微一笑,“十三經刻石也稱乾隆石經。十三經是儒家的十三部經典著作,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和《孟子》。孔廟的十三經刻石共有一百八十九座。”
“我覺得孔子是把愛情放在第一位的聖人!”我認真地對葉芊說。
“你是指他說的‘食色性也’嗎?”葉芊問。
“不僅僅是,”我微笑著說,“他選了一首著名的愛情詩,將它放入《詩經》的開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葉芊呵呵一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想想看,”我思索著說,“惜墨如金的詩經中,三千多首詩,孔子把《關雎》成為開篇詩。除了《關雎》,孔子還在《詩經》中挑選和儲存了大量情詩,將它們留在了中國古老的第一部詩集之中。這是那個被歷史塑造成的板著面孔說教的孔夫子嗎?《詩經》可是他給學生上課用的教材啊!他給學生上課,第一節課就是愛情課,說明他已經將愛情擺在了人生的第一位!”
“孔子是非常欣賞《關雎》這首詩的,”葉芊一臉認真地說,“他稱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意思是說,這首詩描寫愛情真是恰到好處,做到了快樂而不放蕩,憂慮而不悲傷!”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我嘀咕道。
“我們還是先看石碑吧!”葉芊微笑著說,“等吃飯時我們再討論孔聖人的愛情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