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就是雉雞,”葉芊嬉笑著說,“是我太俗還是你心太髒,你都想哪去了?”
我和葉芊相視一笑。
我們就這樣一邊欣賞,一邊講解。
時間過得很快。
“很多人都說愛情像瓷器,”我輕聲地對葉芊說,“雖然很美,但是易碎。”
“是的,”葉芊感慨地說,“成熟的愛情,就像精美的瓷器一樣,燒製成你想要的理想模樣常常很難,但是打碎它卻有可能在不經意間的一瞬!”
“收拾它的碎片,可能會更加麻煩!”我附和道。
“所以我們要珍惜愛情,”葉芊動情地說,“不要讓它那麼輕易地被打碎!”
我們說著來到佛像展廳。
佛像展廳共展出佛像262尊,分為漢傳佛像和藏傳佛像藝術。
我和葉芊開始饒有興趣地遊覽起這個展廳。
“這裡的佛像可真多,”我低聲地對葉芊說,“各式各樣的藝術造型,可以讓人瞭解到佛像藝術在我國漢族、藏族地區的發展和演變。”
“是的,”葉芊微笑著說,“你看那尊‘銅鍍金大成就者毗瓦巴’,就是明代宮廷造像!”
“真的十分生動,”我感慨地說,“雙目圓鼓,面露喜色;右腿橫盤,左腿支起;左手上舉,食指伸出作上指狀,你知道這種造型是什麼意思嗎?”
“它表現的是毗瓦巴與賣酒女打賭而定住太陽時的姿勢!”葉芊呵呵一笑。
“是的!”我微微一笑。
“你知道釋迦牟尼嗎?”葉芊忽然問道。
“你說呢?”我反問道。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葉芊輕聲細語地說,“他悟道後講法49年,全說的是‘無我’。‘無我’和與此相關聯的‘慈悲’,成了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核心。他臨終時,有弟子請教:‘您逝世後,我們該怎麼辦呢?’釋迦牟尼說:‘以己為燈,以己為靠,不要靠別人。’你明白什麼意思嗎?”
“我明白,”我深沉地說,“釋迦牟尼四十多年說‘無我’,是為了破除對‘我’的執著,化解人們由於自私、自戀等多種情緒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在臨死前交代的‘己’,並非是對四十多年來‘無我’的否定,而是再一次明確:人在根本上還是要靠自己,盡好自己的本分,不斷努力,以獲得人生的豐盈與幸福。”
“你說的對,”葉芊微微一笑,“‘有我’,是說明自己的命運得自己做主;‘無我’,是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依託別人和其他條件!成功的人生,就是‘有我’與‘無我’的辨證統一,既要重視他人對自己的制約和自己對他人的責任,又要重視客觀的規律。”
“愛情也是如此,”我深沉地說,“有我與無我!”
“是的,”葉芊認真地說,“愛情的‘有我’,是說明自己的命運得自己做主;‘無我’,是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要依託戀人和其他條件!成功的愛情,是‘有我’與‘無我’的辨證統一,既要重視戀人對自己的制約和自己對戀人的責任,又要重視客觀的規律。”
“我懂了,”我深情地對葉芊說,“我會努力做好自己,也會努力處理好我們的愛情!”
“誰跟你有愛情呀?”葉芊嬌嗔滿面地說,“我們是友情!對吧!”
“對個屁!”我氣急敗壞地嚷嚷道。
葉芊開懷大笑。
我皮笑肉不笑。
我和葉芊邊走邊聊。
在經過紀念品服務區時,我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