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開口問道:「曹孟德有何所求?」
郭嘉咳嗽一聲,直言不諱,「三分天下。」
…………
自襄陽南去,過長坂,入江陵,下華容。
劉備親率中原之兵,攏共十餘萬人,駐紮在烏林。
莫說十餘萬人,即便是數千人,聚在一起,吵吵嚷嚷,也足以讓人心煩欲死。
好在如今軍中建制完整,需要劉備親自處理之事倒也算不得多。
軍中士卒多是北地人,不習慣南方水土,在此地停留日久,不少人都身染疾病。
軍中軍醫束手無策,最後找到了隨軍南來的諸葛亮。
如今劉備將軍中不少雜事都交到了諸葛亮手中,加上之前劉備令他和少主劉禪一起跟在荀或身邊求學,
明眼人都能看出自家主公對此
人的器重。
不少人紛紛在心中感慨,此人分明還如此年輕,卻已經有了個一眼可見的遠大前程。
反倒是諸葛亮自己不曾把這件事放到心上,言行舉止,與其他人無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會驕傲自縱。
主帳裡,此時劉備正在持筆寫書。
這些年奔波在外,統軍作戰也好,籌謀算計也好,他始終堅持不曾放下的,唯有這寫書一事。
他到底是穿越者,哪怕上輩子讀書不多,可終究要強過如今之人不少。
讀書識字,人之教化。
後世之中,總有些道理是好的。
於世道而言,多少有些裨益。
至於能有多少裨益,他只是個寫書人,又如何管的了看書人。
此時諸葛亮已然掀簾而入。
能不先行通報而入這處大帳的,軍中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他與劉備說了軍中士卒多病一事。
劉備聞言只是點了點頭,笑道:「此事我已早有謀劃,他們所病雖重,卻不會致命,只是難免要吃些苦頭了。」
諸葛亮心思一動,忽的想清其中關鍵,他記得當初劉備曾命賈詡來荊州帶走過一個醫師。
他感慨一聲,「不想主公早有謀劃。」
劉備笑道:「以正合,以奇勝。你本就不擅長這些暗中之事,想不到,也算不得什麼。」
他放下筆,將手中剛剛書寫的一篇文章交給諸葛亮一觀。
諸葛亮大略一觀,輕聲道:「主公所書的道理是好道理,只是世上好道理從來都不少。知易行難,亂世如此,不在道理不夠多,而是行道理之人太少。」
諸葛亮雖出身諸葛一族,可對世道人心看的也極為透徹。
劉備點了點頭,隨即灑然一笑,「前些日子魏文長偷過子午谷,龐士元的戰報之上曾有一語,我以為極有意思。凡諸事,人謀九分,天謀一分,然成敗終究在天。」
「只是你我在世,豈可因善小而不為?」
諸葛亮稍稍沉默,隨後點了點頭,沉聲道:「主公所言甚是。」
劉備伸了個懶腰,望向帳外。
赤壁一戰,他早已籌謀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