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回看了一眼,見身後張府大門緊閉,劉備這才開口,“雲長以為今日張公之言如何?”
“張公之言老成持重,想來並無不妥之處。”關羽直言道。
劉備笑了笑,“老成持重?今日不過是咱們與張公第一次見面。可聽著張公所言,可不像是第一次見面該說的言語。”
“大哥何意?”關羽皺了皺眉頭,他對這般事情向來遲鈍的很。
“咱們進去之後,張公先是說我像他故人。段熲與皇甫規皆為涼州三明,只是兩人入雒陽之後行事截然不同。”
“如今朝中只有兩大勢力,其一是士人,其二是宦官。士人身後是世家,宦官身後是陛下。之前邊地武人入京,所能選擇的,也只有這兩條路罷了。即便是以皇甫規和段熲之能,也只能從中選取之一。”
關羽略一沉吟,點了點頭,“大哥說的有理,張公這是要為大哥點明今後之路?”
“不錯,所以張公才會在最後提起了董卓。”
關羽猛然抬頭,沉聲道:“大哥的意思是?”
“這就是張公點明的第三條路啊。”劉備嘆了口氣。
雖然不知張奐為何對他如此看重,最後點明張家之人不再參與軍事之時甚至隱隱有了些交託後事的意味。
可張奐點出的第三條路,也是如今董卓所走之路,其實才是他真正想走之路,更是後來漢末群雄所走之路。
擁兵自重,割據地方,以觀時變。
劉備吐了口氣,轉身又打量了張府一眼。
“雲長啊,咱們之前是不是小覷了天下英雄?”
…………
張府之中的小亭裡,張家父子還未起身。
張芝欲言又止。
張奐笑道:“是不是想要問我,為何今日對劉備交淺而言深?”
“阿父明斷。”張芝點了點頭。
自打張奐隱居弘農以來,閉門謝客之餘,他已經很少見到自家阿父提及政事了,尤其是像今日這般言說了這麼多。
張奐笑道:“我閉門謝客也好,要你們學書不理兵事也好,細細說來,其實都是為了保全咱們張家。”
“只是後事如何,誰也不能先知。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他看向亭外池塘中那幾只悠然悠然,正安然浮水的鴨子。
春江水暖鴨先知。
那天下有變呢?
“盧子幹想要我為他這個學生言傳身教,只是不知我講的這些話,可是他希望我講的?”
張奐笑了笑,伸手拿過方才放在一旁的竹簡。
韋編三絕。
不如操持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