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城中,有兩騎悄然入城。
昔年秦皇掃六合,將關東六國世家豪族多遷入函谷之西。
及至武帝,二次更遷。
故而函谷以西至長安之地,其間多有世家豪族。
如今尤以弘農楊氏名聲最盛。
弘農楊氏起於西漢猛將,赤泉侯楊喜。
昔年楚漢爭鼎,漢圍項王於垓下。
高祖以千金,邑萬戶,購項王之頭。
楊喜五人各得項王之身,合為一體,因功封侯。
及至東漢,楊家又出“四知先生”楊震楊伯起,號為關西夫子。
所謂四知,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故事。
楊震之後,又有楊秉,即自言“酒,色,財”三不惑。
經書傳家,累世公門,也足以稱為“四世三公”。
故而如今楊家在士人之中的聲望其實不下汝南袁氏。
劉備二人入得城來,正牽馬在城中行走。
卻是發現有不少人都朝著一處而去,行色頗為匆匆。
一個身材壯碩的漢子在人群之中左衝又撞,口中罵罵咧咧,乃公乃公的罵個不停,只是周遭被他推搡之人竟是無一人敢言語。
還有不少人閃到一旁,為他讓開道路。
此人見眾人如此,神色越發驕狂起來。
劉備上前扯住此人手腕,笑問道:“莫非是城中出了什麼事情?何以眾人行色匆匆?”
那人本就是縱橫鄉間的無賴子,突然被人扯住,若是換了相識之人,只怕早就破口大罵了。
見劉備面生,這才不敢隨意造次。
畢竟是豪橫慣了的人物,被他扯住自是滿心的不耐,用力掙了掙,只是幾次都掙脫不掉,那大耳漢子手勁竟是大的出奇。
他已然變了臉色,儼然就是要立刻出聲呵斥眼前這個大耳之人。
只是漢子正要發作之際,卻是剛好看到了劉備身後的關羽。
身量高大,面色沉肅,不怒而威。
漢子又稍稍想了想自家的本事,立刻擠出個笑臉,“想來郎君是初來咱們華陰城了?倒也不是出了什麼壞事,而是天大的喜事。”
“既然來了咱華陰,想必郎君是必然知道弘農楊氏的,今日是楊家的楊議郎喜得貴子。鄉里人都是趕著去為楊家慶祝。”
此人口稱楊議郎,而如今楊家在朝中擔任議郎的,只有光祿大夫楊賜之子,如今的議郎楊彪。
而楊彪之子?
想到此處,劉備轉頭對關羽笑道:“雲長,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咱們既然來了,怎麼能不去湊湊熱鬧?”
他又上下打量了眼那個被他扯住的漢子,“登門道賀,你便空手去?”
那人滿臉堆笑,“郎君初來乍到,對咱縣中的弘農楊氏大概還不熟知。要知這楊氏之人最是節儉,咱們前去道賀,楊家自會管頓吃食。禮物倒是可帶可不帶,郎君若是想帶禮物,隨意買些就是了。只是切不可帶過於貴重了,不然是要被楊家人攆出來的。”
劉備鬆開抓著此人的手,為他撫平了衣服上方才抓出來的褶皺,笑意吟吟,“如此說來,楊氏倒是清廉的很了。”
“那是自然。”漢子的言語之間帶上了幾分自傲,“咱華陰的楊氏可是天下聞名,是一等一的文脈大家。誰人說起來還不說個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