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尹前腳才走,後腳便有那步軍司的將虞侯湊過來,嬉皮笑臉問道:“看那些人氣勢,可不簡單。
前些時候我曾見過侍衛親軍馬軍司的鐵鞭營,那可是馬軍司最為精銳的人馬,似乎也比不得方才那些人神氣。”
封況臉上,露出一抹自豪之色“鐵鞭營那是呼延將軍麾下,確是精銳。
不過我家哥哥,比之呼延老將軍也不差……呵呵,那是牟駝崗的玉指揮,也是自家師兄。方才我還與他商量,讓他把咱們調去牟駝崗。雖說有些危險,卻也好過在這裡受人的腌臢氣。你下去和弟兄們商量,若有願意的,便隨我一同過去!”
封況越說,便越顯得意。
就在這時候,忽聽一聲嬌喝從身後傳來:“況哥兒,有了好去處,便要忘了自家弟兄嗎?”
封況聽到那聲音,頓時激靈靈打了個寒蟬,忙轉身看去。
卻見夜色中,距離他不遠處的橫橋大街上,一名女將頂盔貫甲,一身素裝。火光照映這女子更添幾分俏色,她催馬便來到封況跟前,掌中一口繡絨大刀,唰的便架在了封況的肩膀上。
“卻不知況哥兒又攀上了誰家的大腿?”
封況一見此人,不由得臉色大變……
尚書省,對玉尹而言,並不算陌生。
大宋時代週刊的報館,便設立在尚書省旁邊,玉尹入得城後,倒也算是輕車熟路。
讓高寵帶著人,去報館歇息,玉尹則直奔尚書省而來。
兵部,便設立在尚書省內,此刻便看到這尚書省亂作一團,官員雜役進進出出,川流不息。
而尚書省外。更有許多車馬轎子一路擺放。
玉尹來到尚書省外,向門丁通報之後,很快便被喚了進去。
而今的玉尹,可不僅僅是一個殿前司指揮使,更是太子趙諶的救命恩人。便是官家也稱讚他是忠直之人,那門丁當然也不會刁難。更不要說,玉尹還塞了銀子與他。
“李尚書正在正堂,不過公務繁忙。只能與指揮使一炷香的功夫。”
玉尹連連道謝,在皂隸的帶領下,直奔兵部大堂而去。
大堂上,顯得非常凌亂。
一面牆上,掛著一幅開封地圖,上面做了許多標註。
李綱正拿著一卷公文,對照那地圖上的標註。令玉尹吃驚的,確是在李綱身邊站立的宗澤。
見玉尹進來,宗澤朝他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李綱則招呼玉尹進來,示意他落座“小乙這麼晚過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燭光下,李綱的臉上透著疲憊。
眼圈發黑,嘴上還起了泡,顯然是沒有休息好。
不管玉尹對李綱看法如何,但有一點,他確是極為敬佩。
滿朝文武之中,似李綱這種忠君愛國之士,的確是鳳毛麟角,一雙手就能數過來。
“李公。還要多保重身體才是。”
李綱笑了笑“自家身體,自家心中有數。
倒是小乙你那邊,是不是遇到了麻煩?我也知道,十二萬石糧草輜重轉移起來。可不是小事。”
玉尹露出苦笑“不瞞李公,小乙今日來,便是求助。
牟駝崗而今兵馬有千二之數,軍心還算穩定。只是這些人。末將卻不能妄動,必須要留在手中,防備萬一。如此一來,運送糧草馬匹的人手,便遠遠不夠。不僅如此,還需要大批車仗……雖則末將已招來一百六十輛大車,但數量尚遠不夠用。
人手方面,末將已經和御營淩統制商議妥當,玉尹六百留守兵馬,都在協助搬運……末將前來,便是與尚書求大車和人手。否則的話,十二萬石輜重怕是難以按時轉移。”
李綱聽了,也是眉頭緊蹙。
“大車倒是可以為你解決一些。
正好,我剛徵調來一千輛大車,可以讓給你三百四十輛,湊足五百輛大車想來夠用。只是人手……一時間確是抽調不出太多來。這件事,怕還要小乙你自己解決。”
我若能解決,還用得著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