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他是為了出名還是為了什麼,這就已經足以引起了社會的不滿。
更讓葉天民沒有想到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征途》雜誌社在邀請專家對萬寶兒的文章進行稽核的時候,激起了一位醫藥與健康研究專家戴冉的熱情,在《征途之自然》上發表了一篇為《請閉嘴,看看真實的拉法古代人均年齡》。
這篇文章其實並沒有發表多深的研究,僅僅只是把真實的考古資料完整的展現出來。
以前,拉法帝國沒有能讓大家都認可的專業類雜誌和期刊,《征途》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空缺,也就有人願意站出來對刻意抹黑拉法帝國的人和事進行對抗了。
因為這些真實的資料和資料,國外的雜誌根本不予理睬,明知道是真實的,但他們就是選擇不承認,這是一種對拉法文化的否定的下流手段。
面對事實,就是不承認。
這篇文章開篇很簡單,公元前幾百年智者所言,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民間也有俗語:人到七十古來稀。
面對幾千年的真相,一個不知道哪兒石頭縫裡出來的林萬孝,不止忘記了孝道,卻將一組莫名的資料用來說明拉法帝國古人的平均年齡不足三十歲。而更可笑的一位化學博士方醜子,用他爺爺去世早來說明,古法醫治根本就是不可信的。否則,他爺爺也不會去世那麼早。
或許戴冉也是懶得去辯解,他直接在文章中根據發掘出來的文獻,比如族譜,墓誌銘和骨靈檢測,以及一些地區的人口統計表附在這文章之後。
甚至連結論都懶得總結,就只有文章的標題前三個字:請閉嘴。
非常有意思的一篇文章,也不知道魏亮怎麼想的,對於這位孤傲得懶於解釋的戴冉,葉天民大大的點了個贊。
對於有些抹黑歷史和文化的,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出大家都看得見的資訊,那些充分的利用資訊差、或者用各種掩飾來抹黑的人,自然也就沒有了任何站得住腳的地方。
《征途》所帶來的影響,很快就展現了出來。
對於有不同意見和看法的人,可以有包容的心態,但對於學術不端,製假造假的研究者,特別是還對自己所在的國家進行抹黑的,雷霆手段才是最有效的。
吳江北所在的醫院,不單是解除了與他的僱傭關係,甚至他已經獲得的各種資質被相關部門吊銷。
葉天民跟著羅婷蹭了一頓飯,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請這幾個孩子一起特意去了江安縣晚亭曉月漁船吃魚。
那對他是情懷和記憶,對這幾個孩子而言,卻是江上風景無限好。
好多年了,葉天民沒有去過夜店,這一晚被幾個晚輩硬是拉著去了KTV,完全沒有把這個長輩當回事。
好在葉天民的穿著確實不太適合去鬧騰的酒吧,只是去了KTV,大部分時間都是幾個孩子在歡唱,他成了忠實的聽眾和獻酒的“小弟”。
(作者的話:)
1993年,在連雲港的東海縣發現了一個漢墓群,裡面出土了一份西漢晚期的人口統計資料叫做“吉布”,記錄了當時該地區的人口情況。
在140多萬人口中,80歲以上的有33871人。90歲以上的更是有11670人,佔比高達3.26%。這意味著在當時的這個世界上,漢代人的正常壽命是妥妥的地甚至比現代人的80歲以上人口占比還要高。
現在我們進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80歲以上人口僅佔1.57%。說明漢代人的壽命並不比現代人低。
另外比如我們國家著名的歷史和人口學家袁祖亮先生,他帶領團隊做過一個專題研究,研究發現西漢平均壽命60.5歲、東漢64.5歲、三國57.3歲、西晉是52歲、隋朝是55.3歲、唐代就上升到了65.6歲,混亂的五代十國都有61.8歲。明清時期,因為土豆、紅薯、玉米高產作物的引進平均壽命達到了驚人的71歲。
但是也有歷史上平均壽命只有30歲的時候。比如宋朝鼎盛時期全國有9347萬人,但元滅宋之後僅剩下了887萬人,這個時期的平均壽命不足30歲,確實令人吃驚。但是這個鍋你不能叫中醫揹負,這是亂世造成的。
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歷史的背景和環境,無知不是理由,用科學和客觀的態度去正確認識歷史和現實才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