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與他無關,他不懂農民的生活中細緻的問題,更不懂行政流程,而且他的身份也沒有可以參與和建議的權利。
在任務的時間指令要求下,部隊的速度還真的不是誰都能比的。100多戶的住宅,到葉天民來城北鄉15天之後全部建設完畢。
為了能讓科納村的村民有熟悉的感覺,除了選址本身就靠著山坡之外,沿著山溝靠近山坳的平原一邊建築多一些,在靠山的一邊少一些,形成對望,中間是寬敞的村道,相對葉天民的前世,更像是新農村建設的聚集地。
進村的路邊,一塊巨石上有紅色油墨寫下的“科納新村”。
新村裡的建築也和科納村一樣挑高了一米,唯一不同的就是沒有使用大量木材,而是現代建築材料和預製件。
每個房屋之間都有足夠寬敞的道路間隔,水電到戶,因為燃氣短期過不來,鄉里也提供煤球燃料,每家都至少保證了一個月的使用量,相信科納村的村民也能逐漸的接受和習慣。
在科納村搬遷前的一天,伍德凱召集了鄉政府所有人員和所屬轄區內的村幹部集體開了一次動員會,邀請了已經前來鄉里準備第二天正式搬遷入駐情況檢查的縣裡的領導,前來與會指導。
本來打算邀請軍方代表也出席會議的,結果被告知,為減少不必要的心理牴觸,軍方全程不在公眾面前露面。
會上,一位曹副縣長代表縣領導指出,要求大家重視這次的工作,抓好安置後的傳、幫、帶的各個事項。鄰近村落要注意團結,鄉里的政府人員要有更多理解和寬容等等問題。
伍德凱代表城北鄉發言,對於縣裡的任務要求和工作安排,鄉政府全體人員向縣裡表態,堅定任務目標、堅持任務結果、堅決執行到位。
會後,與會人員前往科納新村大門,也就是那塊寫有科納新村的石頭前合影留念,並參觀了新村的整體建設狀況。
縣領導也聽取了城北鄉對於安置村落的基礎安排,以及村落附近的基本農田分佈和規劃可以自行開荒的區域狀況。
或許是因為第二天的工作太重要,視察參觀完以後,除了幾個領導和辦公室相關人員外都各自回家了。因為葉天民就住在鄉里的宿舍,也通知了一起參加晚宴,也樂得葉天民不用一個人到外面解決,畢竟正常情況下,鄉政府的食堂只負責安排中午就餐。
晚宴中沒有安排酒水,少了很多葉天民內心深處很想知道和了解的場面,這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神秘的工作餐在10分鐘內就結束了。
葉天民今天全程參與了會議,卻彷彿一個局外人看新聞一般。
以前,自己只在電視上見過類似的工作會議和流程。
這一次,他彷彿就如同把電視新聞的內容延長成紀錄片一樣的看完、聽完。
觸動他內心的不是因為全程參與之後的感覺,而是從各個領導的發言以及安排中能感受到各級部門,對於完成這搬遷工作的信念,彷彿是在完成一件非常重大且具有跨越歷史的事件一樣,使得與會的人倍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前世在單位開會,葉天民對於領導發言,一次都沒有真正的認真聽完過,對於不涉及自己的事幾乎就是左耳和右耳之間交替工作。
當然,也有可能企業和事業單位對於會議的精神和參與度是不一樣的。
在不知不覺當中,他這個穿越而來的人,也忘記了自己是因為什麼才會來到這裡的,似乎他本來就是這裡的一員,他應該為之而去努力工作、認真工作、不計得失的去將搬遷和安置工作做到最好,讓科納新村的人能感受到最幸福的生活和最貼心的關懷。
在洶湧澎湃一般的情懷激盪之後,葉天民回到宿舍,這一晚很艱難的才合上眼睡了。
要學習的好多啊!這種能激發人的內心激情的演講,前世或許是因為職務的關係,自己還沒有這個機會站上去過。雖然大多數的提案環節,也會有這樣宣講的機會,可還是不一樣,那只是一份簡單的介紹而已,儘可能用詞貼合甲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