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推廣,沒有宣傳,想要把一件好的產品賣出去,是非常不容易。
秦至庸沒有打廣告。他編寫的教材完全是隨緣,誰能購買,那完全是機緣。因為真正好的東西,是不會被埋沒。
金盃銀盃不如口碑。
王小波同學第二天就到學校向自己的好朋友推薦這一套教材。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又有幾個人購買。而隨著口口相傳,購買教材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不知不覺到了六月中旬。
高考和中考之後,購買秦至庸教材的人,出現了一次暴增。很顯然,之前購買了秦至庸教材的學生,都考出了不錯的成績。
其中有一個市級理科狀元,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推薦了秦至庸的APP軟體。這個市級高考狀元,兩個月前,成績只是班上中等層次,可是直接在APP軟體上購買了全套輔導教材,包括了初中的教材。
考不出好的成績,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基礎知識不夠紮實。
基礎不行怎麼辦?那就從頭開始學。這個學生還算有點毅力和恆心,短時間內,靠自學完成了初中了高中的課程。把中學的知識連串在了一起,形成了體系。
高考的時候,他果然一鳴驚人,榮獲了市裡的理科狀元,被京城一家重點大學錄取。
秦至庸的手機不斷接到簡訊提示,不到24小時,輔導教材就賣出了近一萬套。南天門技術學院的賬戶上,資金一下子就破了千萬元。解了學校的燃眉之急。
陳晉翻閱著輔導教材,說道:“老師,您編寫得教材真的是太好了,堪稱完美。要是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了這套輔導教材,何至於高考落榜啊。”
其他的學科,陳晉只是覺得編寫得好。可是好在哪裡,他一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是數學教材,卻把陳晉給驚豔到了。
陳晉研究的就是數學。他的數學目前已經具備了專業的水準,到大學裡面去數學教授完全可以勝任,可是讓他來編寫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他是絕對達不到秦至庸的水平。
研究了一下初中和高中的數學輔導教材,陳晉覺得自己的邏輯體系,好像更健全了。
要不是對數學有著深不可測的造詣,是不可能編寫出這樣的教材來。陳晉慶幸,自己留在老師的身邊繼續學習,是最明智的選擇。
秦至庸說道:“書再好,那也要學生自己願意學才行。要是不願意學,自甘墮落,別說是有了一套教材,就算是給再多的資源,都不能成才。對了陳晉,通知書我已經寫好了,你明天去一趟鎮上郵局,把這些通知書都寄出去。”
陳晉點頭說道:“是,老師。”
………
南天門技術學院裡的科學家,每當走了三個,就會再來三個。都是年紀非常的研究人員,精力有些跟不上了。做了一輩子的研究,退休了也閒不住。就響應國家的號召,調養好了身體,繼續發光發熱。
今天,又有三位科學家來到學校。其中一個相對年輕,60歲左右。秦至庸見到他,眉頭微微一皺,此人身上,沒有研究人員的氣質,反而更像是一個投機的官僚。
秦至庸面帶微笑地問道:“江老,不知你是做什麼方面的研究。”
江老頭一臉高傲,冷聲說道:“我做的是核物理理論的研究。你這個年輕人,高科技的東西,你懂嗎?”
秦至庸笑著說道:“是,是,是。江老您說得對,高科技的東西,我的確是不太懂。我就是個教書的。”
江老頭輕蔑地看了秦至庸一眼,說道:“不懂就不要問。瞎打聽什麼。高科技,那都是機密的事情,你一個普通人,還沒有資格知道。”
秦至庸不再和江老頭閒聊,他已經試探出來,這個江老頭根本就不是科學家,沒有一點專業知識和技術不說,還一身官僚氣,狗眼看人低。
秦至庸回到辦公室,給賀靖打了電話。
“賀靖,你過我辦公室來一趟。”
不到兩分鐘,賀靖就來到秦至庸的辦公室:“秦先生,您找我有什麼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