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庸和無名道別,沒有走多遠,就停下腳步。
“出來吧。”秦至庸輕聲說道。
駱仙從一顆大樹後面走了出來。
秦至庸說道:“不是讓你先離開嗎?你怎麼還在這裡?讓帝釋天感知到了你在附近,他不會對你客氣。”
駱仙一臉沮喪地說道:“我不知道能去哪兒。”
駱仙從小就在天門長大,一直把天門當成家。
儘管在帝釋天麾下的日子過得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從未想過有一天會離開天門。
她更沒有想到帝釋天突然要殺自己。
此刻的駱仙,就像是被家長拋棄的孩子,有家不能回。她內心那種迷茫和孤獨,秦至庸能清晰地感知到。
秦至庸笑著說道:“不就是離開了天門嘛,多大一點事啊。天下之大,以你駱仙的武藝和本事,哪裡去不得?這些年你一直待在天門,為帝釋天盡心盡力辦事,沒有為自己而活。其實你真的應該抽點時間到處走一走,領略一下神州大地的秀美風光,感受一下各處的風俗文化。”
駱仙眼睛一亮,臉上有了色彩,說道:“是嗎?”
她還真沒有好好看過神州各處的風光,儘管她走南闖北,到過許多的地方。可那都是路過,就連走馬觀花都算不上。
秦至庸繼續向前走去。
駱仙下意識地跟在他的身後。
秦至庸闇自搖頭,別看駱仙幾十歲了,可是她的內心還是像個小女孩一樣,還沒有學會獨立。
秦至庸說道:“駱仙,你要想好這輩子要幹什麼,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覺得迷茫。否則,你以後會過得很辛苦。要是你想要隱姓埋名過普通人的生活,就找一個喜歡的男人嫁了。若是想要追逐武道真諦,就要學會承受孤獨,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道侶,是在修行的道路上結伴而行的人,比平常的愛情更加彌足珍貴。可以說,求道的路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修行者,都是一個人獨行。
想要找到一個道侶結伴而行,是可遇不可求。
秦至庸同樣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兒,在追求學問和真理的路上相互扶持,可惜數十年來,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因此秦至庸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修行上。
求知慾是佔主要,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沉迷在修行當中,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
佛家用“皈依我佛”這個辦法彌補了這種心靈的空虛感和孤獨感。
皈依,就是找到了依靠。精神上依靠諸佛菩薩,因此就不會覺得學佛會孤獨。
駱仙只是跟在秦至庸的身後,沒有說話。
突然間改變了生活狀態,不能再回天門,心靈上有些不適應。
她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秦至庸說道:“你要真沒有地方可去,又不知道幹什麼,就來永珍樓做事吧。”
駱仙點頭道:“好。”
永珍樓一直缺少個扛鼎的人物坐鎮。
秦至庸早晚會離開,不可能永遠護著永珍樓,把永珍樓交給駱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帝釋天放下破軍。
破軍定了定神,恭敬道:“多謝前輩救命之恩。”
帝釋天說道:“什麼前輩?本座可不是前輩。破軍,你應該叫我主人。你現在知道了吧,神州大地的水,比你想象中的要深。要不是本座見你有點潛質,出手救你,你早就死在秦至庸的手裡。”
破軍不管是在神州武林,還是在東瀛,都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現在這個戴水晶面具的神秘人,竟然要讓自己叫他“主人”。簡直有些欺人太甚。
可是形勢比人強,破軍知道此人的武功可怕,就連秦至庸都不是對手,自己萬萬不敵。
為了活命,只能低頭。
破軍說道:“多謝主人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