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換一種思路,往往就會有“柳暗花明”的奇蹟出現。
用以毒攻毒來逆轉喪屍的身體機能,研究起來果然順暢了許多。畢竟,人變成喪屍的根源,還是在這病毒上。
只要專注做某件事情,無論是科研還是修行,似乎就察覺不到時間的流失。
秦至庸這一研究,又是三年。
可能是秦至庸的生物知識還不夠,又或許是他的認知有侷限性。
總之,他的研究,又遇到了瓶頸。
秦至庸放下手中的工作,心中暗道:“不管走哪一條路,都不可能真正的一帆風順。道路上總會有關卡和絆腳石。”
三年來,秦至庸研究出來的成果,有,並且還不少。可是隻要沒有徹底逆轉喪屍病毒,讓喪屍變成人,那麼這些所謂的科研成果,就沒什麼意義。
就像是做生意。
有些人,把生意做得是風生水起,看似紅火,但其實根本就沒有賺到錢,甚至還欠了一屁股的外債。這樣做生意,就沒有任何意義。
血清,病毒,兩條路好像都被堵死。
秦至庸的思路,好像陷入到了死迴圈當中。
洗了把臉,秦至庸感到清爽了不少。
忽然,靈光一閃。
秦至庸說道:“紅後,幫我把之前研究血清的那些資料全部調出來。我要再看看。”
紅後的投影立刻出現在了秦至庸的跟前,說道:“好的,秦先生。”
秦至庸盯著計算機螢幕,看著上面的試驗資料,臉上露出笑容。
“血清和病毒,不應該分得那麼清楚。”秦至庸說道,“就像是毒和藥一樣,只要是對症下藥,劇毒之物,也能變成靈藥,否則,就算是真正的靈藥,一樣能毒死人。陰陽,相生相剋,平衡……”
做了八年的生命科學研究,秦至庸的積累和底蘊可謂是非常深厚。他現在的生物學理論水平,被稱之為世界第一,當之無愧。
在地下蜂巢待了幾年,可能是潛默化的作用,秦至庸的思維模式,居然偏向於西化。好在他的心境高深,文化底蘊深厚。
研究微觀的東西,比如說細胞、病毒、基因等科學,就容易讓人的思維陷入到小格局裡面。
西方人自私,格局小,非此即彼,有很強的攻擊性,就是這種思維模式導致的。他們低著頭,做科研比較厲害。
中國人的文化,更注重大局,講胸懷。天下大同,天人合一,五行陰陽。這些都是宏觀思維。
秦至庸研究微觀世界久了,思維自然會出現一些問題。現在靈光一閃,再次用宏觀思維來看問題,自然就把問題找到了。
《大學》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相當於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花費了兩個本小時。
秦至庸配製出了一試管如清水般的藥劑。
藥劑非血清,非病毒,樸實無華,可是卻包含了血清和病毒兩種特性。
秦至庸把藥劑安裝在一個機械上,說道:“紅後,把藥劑注入休眠倉內。”
紅後點頭道:“是,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