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梨亭趕往大都,去敦請秦至庸參加張三丰的百歲壽誕,路上難免碰到**劣勢欺壓百姓。秦至庸不殺人,有的是會殺人的俠客。
殷梨亭和秦至庸的性格不同,他就不像秦至庸那麼溫和,遇見不平之事,那可真是拔劍便殺。
到了大都,殷梨亭一路上殺的劣紳惡霸**,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就算殷梨亭心境入定,內力深厚,劍術高絕,他也感到有些身心俱疲。
天下的惡霸劣紳實在太多,就算殷梨亭的武功劍法再高明十倍,也鏟不平世間的那些不平事。
直到現在,殷梨亭才有了點感悟,明白了為什麼師父和秦先生武功那麼高強,卻不到處殺人。因為他們站在了更高的角度,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世間的壞人何其多啊。前一刻是好人,下一刻,念頭一轉,誕生了個邪念,好人頃刻間也會變成壞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人的好壞,隨著心念而轉變,好人壞人實在是很難分辨,更說不清楚。哪怕是以秦至庸的心靈境界和心理學造詣,都不能完全洞察人心的變幻奧秘。
武功是好東西,可是有些事情,並不是武藝高強,就能解決。
用刀劍,是永遠殺不完世間的壞人。
進入大都,殷梨亭找到太傅府,靈霜立刻就去稟報秦至庸。秋月此刻已經帶著楊雄父子逛街去了。
見到秦至庸,殷梨亭的表情和楊雄一樣,都被秦至庸的樣子給震驚到了。殷梨亭記得,十年前秦至庸就是現在這個樣子,沒想到十年後,他還是這個樣子。
殷梨亭的心境高,震驚的表情不過一閃即逝,隨後向秦至庸抱拳施禮:“武當殷梨亭,見過秦先生。”
秦至庸說道:“十年未見,殷六俠你的修為已經登堂入室,武當派後繼有人。靈霜,快給殷六俠上茶。”
殷梨亭的氣度,和張三丰有了幾分神似。他精神飽滿,精力充沛,顯然是得了道家的養生之道精髓。
靈霜早就聽說過“武當七俠”,今日見到殷梨亭,暗道,武當七俠果然名不虛傳。殷六俠就有如此氣度,不知張真人的其他六位弟子,又是何等的厲害。
靈霜給殷梨亭和秦至庸端來香茶。
“多謝靈霜姑娘。”喝了一口茶,殷梨亭對秦至庸說道:“秦先生,再過兩個月,就是家師的百歲壽誕。我這次來大都,就是為了敦請秦先生。不知秦先生可有空閒前往武當?”
秦至庸笑著說道:“有時間,有時間。秦某做了太傅,可是十年來,沒有處理過一件公務。張真人是前輩高人,他老人家的百歲誕辰,我無論如何也要去一趟武當山。”
秦至庸答應前往武當,殷梨亭鬆了口氣。他就怕秦至庸公務繁忙,沒時間。
殷梨亭向秦至庸請教了一些修行問題。他問的不是劍術,不是內功修行,而是養生和心靈脩行方面的經驗。
靈霜站在秦至庸的身後,詫異地看了殷梨亭一眼,心靈脩行和養生,一般的武林高手很少重視。殷六俠真是有些與眾不同。
靈霜能接觸到心靈脩行和養生精髓,是因為她伺候秦至庸飲食起居,並得到秦至庸的指點和教導。就算是小郡主趙敏,都沒有靈霜的福氣。
殷梨亭的心靈脩行,和秦至庸還是有些差異。
儒家和道家雖然有相通之處,但畢竟是兩家學問,道路還是不同。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臥忘其年,三光沉淪性自圓,氣氣歸玄竅,息息任自然。”
“莫散亂,須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