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求見國師,可是,他在佛堂跟前站了一夜,國師也沒有見他。
成昆低著頭,熬到了早上,離開了佛堂。
屈辱!
成昆心中感覺無比地屈辱。
想他成昆武功高強,在江湖中成名已久。若不是為了覆滅明教,以報陽頂天的奪妻之恨,他成昆早就是有著赫赫威名。
可就算隱姓埋名,成昆先是混入了少林寺,後又投靠了汝陽王府,他自認為自己還是個人物。
按照成昆的想法,自己的武功和計謀都是一等一的,想要求見國師,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惜,事與願違。
國師並不見他。
再等下去沒有意義,只能離開。
小沙彌見成昆走了,進入佛堂,向國師稟報道:“國師,圓真大師已經離開。”
國師點頭道:“貧僧知曉。”
小沙彌猶豫了一下,問道:“國師,圓真大師是抱著極大的誠意而來,您為何不見他?”
國師笑著說道:“圓真大師的心思,貧僧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他為了保住自己在汝陽王府的地位,要對付秦至庸。他來拜見貧僧,是想要找貧僧聯手。圓真大師武功不錯,算計也深,只可惜境界太低。想和貧僧聯手,他還不夠資格。”
小沙彌頓時就明白了,是圓真大師的實力太弱。
為了狙殺秦至庸,必須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國師和巴爾都配合,什麼時候動手,皇帝都不清楚。
因為皇帝還在試探拉和攏秦至庸,目前還沒有起殺意。
再過些日子,秦至庸要是不能真心投靠朝廷,還是那樣無欲則剛的樣子,不受皇帝掌控,皇帝就會必殺之。
可是,到了那個時候,再想要對付秦至庸,就晚了。
秦至庸的心境高深莫測,可洞察心機。誰對他起了殺意,他必定會有所感應。
要是和成昆聯手,說不定成昆剛離開佛堂,秦至庸就有了感知。
成昆這樣的武林高手,沒有達到菩薩境界,在秦至庸和國師面前,有什麼想法和謀算,都是無所遁形。
國師為什麼要讓巴爾都留在佛堂裡休息?除了讓巴爾都養精蓄銳,更是為了遮蔽秦至庸的精神感知。
整個大都,只有國師居住的地方,才能隔絕秦至庸的心靈洞察。
只有真正心靈境界高深的修行者,才能體會到心靈之力的厲害。當心境足夠高深的時候,就可以獲得鬼神和菩薩一樣的本領,洞察先機。
小沙彌出了佛堂。國師心中暗道:“至誠之道,可以先知。秦至庸能練成浩然之氣,那麼他的至誠之道想來也足夠高深了吧。儒家學派的大能者,還真不好對付。不過,這一次,貧僧就算損耗數年的壽命,也要送你去見孟子!”
………………
秦至庸吃了一碗麵條,穿好了官服,出門去上朝。
身為太傅,秦至庸是第一次上朝。
走到大殿門口。
三五成群的大臣們正在竊竊私語,見秦至庸來了,他們立刻就安靜了下來。
秦至庸在那些大臣們的眼中就是個異類。做了太傅,數天時間過去,竟然沒有宴請朝廷的同僚們。
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除了妒忌秦至庸,還有就是幸災樂禍,想要他難堪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