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請客吃飯,如果只是當作普通的聚會,那將是非常愚蠢的行為。秦至庸學習儒家學問,但其實沒什麼政治智慧,他對做官並不熱衷。
他會做一些對百姓有利益的事情,可是他的內心堅持,始終沒有變過,要“做一個學者型人才”。
學者的本職是探索,是求道。
剛到大都,皇帝就來宴請,秦至庸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衝著自己來的。
只是還不清楚皇帝是什麼目的,到時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隨機應變就是了。
傍晚。
汝陽王帶著秦至庸進入皇宮。
內侍把二人帶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宴請的人,只有汝陽王和秦至庸。
國師、皇后、太子作陪。
汝陽王心中一驚,皇帝設的是家宴啊,真是恩寵榮幸之至。
能參加皇帝家宴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
皇帝說道:“汝陽王,秦先生,二位不用多禮。快入座吧。”
秦至庸不卑不亢道:“多謝皇上。”
國師的目光一直是放在秦至庸的身上。
見到秦至庸的那一刻,國師還是吃了一驚,秦至庸比他想象中還要年輕。那純潔的心靈,那活潑的氣血,無疑不說明秦至庸是非常年輕有活力。
秦至庸九成的精力,是放在了國師的身上。國師精神念頭精純,佛法高深,可惜他的身體已經老朽。秦至庸在國師的身上,嗅到了暮氣沉沉的氣息。
國師真實的年紀有多大?秦至庸不知道。但以國師目前的精神和身體狀態來看,最多還能活二十五年左右。
二十五年以後,正是元朝滅亡,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時候。
秦至庸吃飯,絲毫不客氣,滿桌子菜餚想吃什麼,自己動手。沒有一點拘束。
皇帝,秦至庸沒有見過,可是在“龍蛇演義”世界,秦至庸見過中央首長。皇帝在秦至庸的眼中,不過是有著高階職位的普通人而已。
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是皇帝的失職。對於一個失職的皇帝,秦至庸心中不會有多少敬意。
宴席上,秦至庸的話不多,但每說一句,都是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不管皇帝和太子說到了什麼問題,好像秦至庸都懂。在場的人都驚歎秦至庸的學識淵博,見多識廣。
當然,秦至庸和國師相談得相對多一些。
國師對佛法的研究之精深,真是令人震驚。密宗、禪宗、淨土宗等各個佛門流派的理念,他都精通。對於儒家和道家學問,國師同樣有著自己的獨特理解。
國師是秦至庸遇見過最精通佛法的高僧。
吃完了飯。
國師說道:“秦先生的學問之淵博,真是令貧僧大開眼界。秦先生年紀輕輕就有這一身精深的修為,不知是師承哪一位高人?”
秦至庸笑著說道:“孟軻。”
國師臉色一變。
孟軻?孟子!先秦時代的儒家聖賢,被世人稱之為亞聖。
秦至庸怎麼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國師沉聲道:“秦先生可不要開玩笑。”
秦至庸認真地說道:“我沒有開玩笑。若是不拜孟子為老師,接受孟子的傳承,我豈能練成浩然之氣?”
國師猶豫了一下,點頭道:“倒也是。”
皇帝笑著說道:“秦先生此等大賢,能來大都,朕心甚慰。不知秦先生可願意做朝廷的太傅?”
太傅,三公之一,官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