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庸身穿黑色儒衫站在華山之巔,靜靜地等著對手到來。孫茜和風清揚站在一邊,沒有說話,氣氛有些壓抑。
秦至庸和東方不敗比武,是百年難得一見,風清揚非常期待。
陡峭的山道上,一道白色的人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山巔趕來。她每踏出一步,都會前進三丈的距離,身後留下的殘影等一個呼吸時間才會消散。
“好快。”
孫茜小聲說道:“東方不敗來了。”
風清揚嘆了口氣,說道:“東方不敗的武功,在老夫之上。老夫的獨孤九劍,贏不了她。”
不到半盞茶的時間。
東方不敗到了山巔。
秦至庸看了白衣勝雪的東方不敗一眼,笑著說道:“東方兄,我記得你從來不帶劍。今日怎麼把劍帶上了?”
東方不敗說道:“我自從修煉了葵花寶典以後,就再沒有用過劍。不過,這次和秦兄比武,我實在是沒有把握。只能把佩劍帶上。我可沒有通知你,秦兄你就那麼確定,我今天會來?”
秦至庸搖頭道:“不確定。不過我估計,東方兄你能來,可能就這兩天。其實,比武論劍,我真的沒什麼興趣。真希望這次比劍之後,咱們可以平靜下來,好好做學問,求道。以比武來謀求突破,雖然是一種不錯的打破極限的方法,但不是我的道。”
秦至庸追求的是學問,是智慧。破解心靈和身體的奧秘,秦至庸會很有興趣。求道,秦至庸認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比武?在秦至庸看來,是比較低階的較量。比武對秦至庸的心境提升,目前沒有絲毫幫助了。
東方不敗盯著秦至庸,眼睛一亮,說道:“秦兄,你的心靈脩為,又有所突破了?”
秦至庸點頭說道:“不久前剛達到儒家的‘靜’之境界。”
東方不敗哈哈一笑:“好,好,好啊。現在我終於感覺到了壓力。比武不是秦兄你的道,但我東方不敗說到底還是一個武者,練武就是我的道。秦兄,待會兒你出手,可別手下留情,否則這場比武,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知己難求。
對手更難求。
東方不敗想要找個對手,難如登天。目前,只有秦至庸可以做她的對手。
秦至庸說道:“東方兄放心,我是不會隱藏實力。”
現在東方不敗看不透秦至庸的深淺。她問道:“秦兄,你告訴我,你是不是達到了王重陽所說的‘活死人’境界了?”
秦至庸說道:“還沒有。以我的估計,可能要真正做到心無恐懼,看透生死,才能達到‘活死人’的境界。”
《大學》裡有記載:心有恐懼,不得其正。
別看秦至庸心境已經達到了“靜”之境界,表現得很恬淡,很坦然。其實他的潛意識裡依然有著恐懼,怕死。
恐懼,怕死,是人的本能,不丟人。
必須正視它,克服它。
秦至庸克己修身,追求大道,除了探索學問獲得智慧,還有就是追求長生。
追求長生的人,當然會怕死。
若是真的能克服恐懼,看透生死,秦至庸感覺自身的潛能會來一次爆發,出現生命奇蹟。
只不過,想要真正看透生死,太難。
至少秦至庸目前還遠遠做不到。也就是說,心正意誠,秦至庸做得還不夠徹底。
哪怕是聖人,都要一日三省吾身,只有這樣,才能洞察自身的得失。
東方不敗點頭說道:“既然找到了前方的修行道路,那就好。能不能走到彼岸,就要看咱們自己的造化。”
秦至庸說道:“東方兄,請出招。”
鏘。
東方不敗拔出長劍,化作一道白影向秦至庸攻來。
秦至庸手裡沒有刀,東方不敗也不會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東方不敗心中清楚,秦至庸的刀,不是用來戰鬥,而是用來做菜。說到戰鬥,秦至庸最拿手的還是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