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庸一直在研究“活死人”是什麼樣的狀態?
王重陽的書,秦至庸讀過,可惜的是,參悟不夠透徹,心境沒有達到足夠的境界,終歸是體會不到。
現在,東方不敗也在追求真正的“活死人”境界。秦至庸頗有點吾道不孤的感覺。
想要找到一個知心朋友不容易,想要找個志同道合的人,更難。
古來聖賢皆寂寞。
心靈境界越高,接觸的知識面兒越廣,能找到“道友”的機率就越小。
和東方不敗論道,實在是令人喜悅的事情。
二人相互討論了各自對“活死人”境界的猜測。
可惜,也只是猜測。畢竟他們的心境,都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活死人”境界。
心靈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領悟了就是領悟了,沒有領悟,就是沒有領悟。否則,說再多,都沒有意義。
秦至庸和東方不敗的這一棋局,足足下了三天的時間。
以二人的精力和體能,三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不過相當於普通人沒有睡午覺,影響不大。
但是對弈,則消耗掉了他們太多的心神和體力。
秦至庸看著棋盤,手中捏著一枚棋子,再也落不下去。
“我輸了。”秦至庸抬頭說道,“東方教主的棋力,比我想象的還要強。”
東方不敗說道:“秦大人過獎了。我不過是勝了你半子而已。我下的定式,是許多國手共同創出來的,是眾人的智慧。秦大人的算計能力,才是真正的令我震撼。”
秦至庸下棋,有著強烈的數術風格,東方不敗早就主意到了。
秦至庸說道:“不知教主用的定式叫什麼名字?”
透過一盤圍棋對弈,秦至庸不說把東方不敗的性格和武功瞭解透徹,但是也把她的底細摸得七七八八。當然,東方不敗同樣對秦至庸的脾性有了很深的瞭解。
東方不敗說道:“天地大同。”
秦至庸盯著棋盤,說道:“天地大同?好一個天地大同式。”
棋盤上的黑白棋子,相互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
天地大同式的包容性,非常強。
秦至庸採取守勢,東方不敗就用攻勢。如果秦至庸採取攻勢,那麼東方不敗的天地大同式,就會採取守勢。
這種棋局,符合道家的陰陽之道。好像無論秦至庸怎麼算計,最後都要輸半個子兒。
掌握了天地大同定式,好似就立於不敗之地。
厲害,厲害。
秦至庸說道:“天地大同,不正是儒家的至高理想嗎?輸給教主,輸給天地大同定式,秦某心服口服。”
秦至庸不在乎輸贏,但是這次,他是真的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