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莊園的辦公室裡待著可不行。
莊園裡的環境好,吃的喝的玩的,什麼都不缺。在這樣的環境中待久了,思想上會慢慢脫離實際。
通俗點說,就是有點脫離群眾。
秦至庸修的是儒家心法,需要在世間行走,體驗人間的喜怒哀樂。他不是修仙,不是隱居,就能求得大道。
隱居起來,能修成正果,那是隻有在神話小說中,才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離莊園三十多里的北面,有一個小村子。
秦至庸行走到這裡,和這裡的村民聊天。他和這裡的村民,很聊得來。
這裡離市區不遠。
村民的心態和市民們的心態,已經不一樣了。只要是涉及到了心理學和意識形態的問題,秦至庸都會研究。
採集到的資料越多,秦至庸就對心靈越是瞭解。對他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非常有幫助。
人的思維念頭,非常神奇,早上的想法和中午不一樣,中午時候的想法,和晚上又不一樣。
就是因為心不定。
可是心定了以後,依然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心定,不代表就靜。
只有真正的心靜,才可以做到心如明鏡,觀照自身。
鍾大爺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他老伴兒過世已經有20年的時間,唯一的女兒,嫁到了外地,很少回來。
現在鍾大爺是一個人獨居,心靈上非常孤單。
秦至庸竄門到鍾大爺家裡。
家裡來了客人,鍾大爺非常歡喜。他是一個健談的人,和秦至庸聊得非常開心。中午的時候,他要親自做飯,招待秦至庸。
秦至庸身邊蹲著兩隻具有靈性的小猴子。
鍾大爺見他身上的氣度不凡,說道:“小秦啊,你不是普通人吧?你真是淵博,世間的事情,好像都知道。”
秦至庸給了鍾大爺一個陽光的笑容,說道:“鍾大爺您過獎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鍾大爺指了指他身邊的兩隻小猴子。
秦至庸笑著說道:“您說的是悟空和齊天啊。它們兩個是比較聰明,靈性十足。不過,它們不是我養的寵物。”
秦至庸的確沒有把悟空和齊天當成寵物。而是把它們當成了朋友。
此時。秦至庸的手機響起。
拿出手機一看,是風采打電話來。
風采的聲音從手機裡傳來:“你在哪兒呢?”
秦至庸說道:“我好不容易放了兩天假。風采,你就不能讓我休息一下嗎?我現在沒有在市區,在鄉下呢。”
風采說道:“你怕是休不了假啦。你說一下具體地址,我開車來接你。俱樂部裡有病人,需要你救治。”
秦至庸問道:“不是有陶醫生嗎?什麼病人他都搞不定?”
風采說道:“不是身體的原因。是精神出了問題。”
秦至庸嘆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了。不用開車來接我。我現在就趕回來。”
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