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秦至庸切菜做飯的動作看似很慢,但做好了飯菜,好像並沒有用多少時間。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動作慢不怕。只要不出錯,效率並不低。
絕大多數人,風風火火,動作看似很快,但其實做的都是無用功。有時候,事情做錯,還要返工,浪費的時間就更多了。
秦至庸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做精緻,做出效果。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吃完碗裡最後一粒米飯,秦至庸放下筷子。
秦至庸不會浪費一粒米飯,一根青菜。修行到了秦至庸現在這樣的狀態,可以說是勉強入了門。
秦至庸對楊昱乾說道:“阿乾,你去洗碗。”
秦至庸沒有把楊昱乾當成外人。讓他幹活兒,他在這裡住得才自在。
楊昱乾點頭道:“是,秦先生。”
………………
楊昱乾洗了碗筷,走出廚房,見到秦至庸和陳正洲在練拳。
二人練的是同一種拳術,可是風格則大不一樣。
陳正洲的拳,剛柔並濟,蘊含著很強的力量。
秦至庸的拳,輕飄飄的,沒有一點力量感。動作,一如既往地慢。不過,秦至庸的動作,神態,給楊昱乾的感覺非常流暢,非常端正。
楊昱乾走到秦至庸的身邊,問道:“秦先生,二叔,你們打的就是所謂的太極拳嗎?秦先生,你和陳正英前輩,誰更厲害?”
秦至庸給楊昱乾一種“深不可測”感覺,言行舉止,都是帶著高人風範。所以他才有此一問。
秦至庸的眼神跟著雙手走,顯得非常專注,沒有回答楊昱乾的話。
陳正洲一邊練拳,一邊說道:“阿乾,你先別和他說話。秦至庸就是規矩多。有時候,我都受不了他。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練拳的時候,不能說話。你說得不錯,我們練的就是太極拳。至於秦至庸和我大哥相比,誰更厲害?那肯定是我大哥更厲害。秦至庸脾氣好,不會跟人動手打架。”
楊昱乾此刻才明白,原來陳正英就是陳正洲的大哥。怪不得秦至庸喊陳正洲二叔。
楊昱乾發現,秦至庸的動作雖然慢,但是他身上的汗水,猶如雨下。
汗水,從秦至庸的下巴,指尖,滴落到地上。
“怎麼會這樣?就算天氣熱,也不會流那麼多的汗水啊。而且動作還那麼緩慢。”楊昱乾驚呼道,“二叔,你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莫非,內家拳,真的就如此神奇?”
秦至庸的情況,陳正洲是見怪不怪。他說道:“秦至庸跟我說過。他說,這是用心意配合拳術動作,可達到最大限度活動筋骨氣血。我大哥得了太極拳的所有精髓,練拳的時候都沒有像秦至庸這小子那樣呢。”
練完了太極拳。
秦至庸收功的時候,雙手向下輕輕一按,帶著下沉的意境,給楊昱乾一種錯覺,好像秦至庸的身體一下子鼓了起來。上輕下沉……像是個不倒翁。
收功完畢。
秦至庸一運勁,渾身的筋骨發出噼裡啪啦的脆響。這算得上是拳術中“筋骨齊鳴”的境界。畢竟,秦至庸渾身的筋骨,已經舒展開了。
秦至庸面帶微笑地對楊昱乾說道:“我修行,練拳,目的和你不太一樣。我並不是為了成為所謂的高手才練拳。不過,不管是以什麼目的練拳,想要練出效果,想要功夫上身,就必須要把這門拳術的拳理研究透徹。否則,就只能是花架子,用來表演,接頭賣藝還行。若是擂臺比武,或者上了戰場,就是找死的行為。”
“拳術動作易學。拳理心意難練。”
“阿乾你要真正學會太極拳,就必須瞭解什麼是內家拳,什麼是太極?參悟透徹太極拳的拳理是。否則,就算學會了太極拳的動作,也沒有任何意義。”
楊昱乾聽得是兩眼放光,連忙問道:“秦先生,那麼請什麼是內家拳,太極拳的拳理又是什麼?”
秦至庸說道:“什麼是內家拳?我的理解是,善於養生者,內家;不善於養生者,外家。至於太極拳的拳理,我也不太明白。因為我沒有學到太極拳的精髓心法。”
楊昱乾有點不相信,問道:“秦先生你剛才練拳,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神奇的效果?”
秦至庸眼神平靜,神態坦然,笑著說道:“我不懂太極拳的心法,但是我懂儒家的修身心法。我是用儒家的心意來駕馭太極拳的招數。”
“阿乾,我答應過陳正英前輩,不能把太極拳傳給他人。我告訴你的這些,都是我自己領悟的東西,不算違背誓言。你想要學到真正的太極拳,還是要靠自己。我幫不了你什麼。”
說完,秦至庸拍了拍楊昱乾的肩膀,轉身回房洗澡換衣服,準備睡覺。明天早上,秦至庸還要去村裡學堂給孩子們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