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早朝。
因為之前早朝群臣跟李治鬧的很不愉快的緣故,今天的早朝從一開始氣氛就怪怪的。
就算是討論其他事情,群臣也都顯得有點心不在焉。
所有人都在等著,等著最為關鍵時刻的到來。
今天,不少言官已經做好了死諫的準備,只要李治還堅持讓武昭儀當皇后,他們就當場死在大殿之上。
作為言官,能夠這樣死去,也是一種榮耀,必當能夠流傳後世。
當然,他們很清楚,如果李治想當一個好皇帝,就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生,有言官死在了大殿上,這事留之史書,對李治的影響很不好。
所以說,言官雖然做好了赴死的打算,但他們覺得他們是不是能死,也不好說。
斷斷續續的把該討論的問題都討論的差不多了,眼看整個早朝就要結束,一名言官突然站了出來:“聖上,臣反對立武昭儀為後,還請聖上收回成命。”
這名言官站出來後,其他官員也都66續續的站了出來,紛紛表示請李治收回成命。
官員如此紛紛反對,顯然已經觸犯了皇權,王仁祐站在人群之中,唯恐事情鬧的不大,讓自己的人也紛紛跟著附和。
在他看來,觸怒了皇權,李治心中定然產生逆反心理,李治逆反,越的與群臣作對,如此這事定然鬧的不可開交,最後,也就沒有人關心王皇后的廢立之事了。
群臣在逼李治,他們在挑戰皇權。
長孫無忌站在人群之中,望著坐在龍椅上的李治,心中也不由得緊張起來,因為此時的李治神色冷峻,完全看不出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他猶豫了一下,覺得自己差不多可以出手了,只要李治肯聽他的,這事要解決也不困難。
而就在長孫無忌準備站出來說點什麼的時候,李治嘴角突然露出了一絲淺笑,接著對群臣道:“諸位愛卿不想武昭儀當皇后,那朕不讓她當便是了,而等現在不用想著死諫了吧?”
李治這話開口,眾人頓時一愣,有一種沒能轉過彎來的感覺?
這是真的嗎?
前兩次早朝,為了讓武昭儀當皇后,李治氣的恨不能殺人,怎麼今天突然就順著群臣的意,不立武昭儀為後了呢?
長孫無忌愣住了,他本來就是想勸李治退一步的,退一步,暫時解決了這樣的矛盾,王皇后還逃不了。
可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還沒有開口,李治竟然自己退了,他真的很吃驚。
而長孫無忌吃驚,王仁祐這邊卻是傻眼了。
在他看來,群臣這是在逼李治啊,在跟皇權作對啊,李治身為天子,怎麼著也得想辦法扳回一局才行的吧,他怎麼會突然就同意不立武昭儀為後了?
事情生的太過於突然,讓王仁祐一時半會都有點反應不過來,但是緊接著,王仁祐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來。
李治這分明是準備跟群臣做交換啊。
不立武昭儀為後,但王皇后只怕必須得廢吧。
王仁祐這樣想著,群臣在最初的驚訝之後,也都慢慢反應過來,對於李治的妥協,他們很滿意,當然,滿意的同時,也都覺得有點對不住李治。
而就在這個時候,人群之中,一人突然說道:“聖上,武昭儀不能立為皇后,但王皇后失德,竟然殺了聖上的公主,這樣的皇后是絕對留不得的,不然以後她見一個公主殺一個公主,甚至連皇子也殺,那聖上膝下,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