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沒有離開,自然也都有這個意思。
這是一次大戰的機會,誰贏了都會給對方一沉重打擊。
叛軍是有所折損,不有點功勳不好回去交代,唐軍這邊雖沒有打仗,但卻削弱了敵軍實力,按理說是有這個臉面回去的。
但在秦懷道看來,如今雙方實力差不多,甚至他們比叛軍還要強悍一些,真打起來,輸的不一定是他們。
如果能把叛軍的這三千多兵馬給滅了,叛軍的實力大減,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秦懷道想滅了這些叛軍。
不過他並沒有著急,而是先派人散播了一些訊息,一些叛軍收留賊匪的訊息。
這個訊息在蜀中散播開來之後,很多蜀中百姓對叛軍的態度頓時大變。
一個能殺人不眨眼的劫匪狼狽為奸的人,他們能是什麼好人嗎?
唐軍辛辛苦苦的把那些劫匪給打跑了,可是你們這些叛軍卻收留了他們,你們和他們都說一丘之貉。
特別是清樂縣逃到益州城的那些人,他們本來是想找叛軍尋求庇佑和幫助的,可是這些叛軍卻跟那些強盜結為了一夥,他們這不是尋求庇佑,他們這是掉進了強盜窩裡啊。
這些百姓很後悔,他們對叛軍徹底的失望了,於是紛紛要離開益州城。
而這個時候,柳白已經知道了清樂縣發生的事情,他知道後很生氣,那個王望竟然擅自做主對唐家襲擊,以至於他們折損了一千多人,等他回來,絕不輕饒。
憤怒這些的時候,有侍衛跑來稟報:“王爺,那些清樂縣的百姓都要離開益州城,我們攔還是不攔?”
清樂縣的百姓太失望了,他們要離開,他們要去投靠大唐,這是柳白失去民心的表現,柳白眉頭微微一凝,若是攔了,肯定能攔住,只是這樣一來,影響勢必擴大,那時很多益州城的百姓都會覺得他們殘忍,支援他們的人可就不會多了。
內部若是潰爛,想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就不容易。
想了想後,柳白擺擺手道:“他們要走就讓他們走,我們之前一直拿糧食養著他們,如今他們走了,我們反倒輕鬆了一些。”
這話自然是有點賭氣成分在裡面的,畢竟這些人走了,柳白雖不至於影響太大,但肯定還是會有點影響的,但他說的也有些道理,清樂縣的百姓很多,他們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柳白給他們發糧食,的確損失不少。
侍衛聽到這話,倒是沒有怎麼多想,很快就下去執行了,那些清樂縣的百姓離開益州之後,又去劍門關的,也有回自己老家的,雖說現在哪裡兩軍正在對峙,但劫匪終歸是沒有了的,說不定能生存下去呢?
叛軍的名聲差了很多,白景和許費得知這事後,自然明白是因為他們收留了莫枯發等人的緣故,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太多的影響,他們本來就是造反的,他們本來就沒有在意過名聲,名聲這事不過是柳白自己想弄的,他們一開始就不贊成。
如今名聲沒了就沒了,只要能得到糧食和錢財,他們就可以招兵買馬,那個時候,他們就有實力一舉奪下劍門關,柳白也應該不會怪罪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