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意真解、劍相真解和劍域真解,三者合為劍道真解的下冊。追莽荒紀,還得上眼快。
而劍道真解全本是劍修無上秘典之一,數百年前就已經失散,只有在少數宗門大派的藏書閣裡還儲存著少量的真傳密本以及精抄手本。
衛長風手裡的這冊劍意真解,百分百是真跡源本,價值之高無可估量,至於它的來歷,謝無病並沒有在旁註中提及,只是點出了這本秘籍的珍貴程度。
擱在雲海門裡面,這樣的真跡源本,哪怕是到藏書閣翻閱一遍,也得付出數百甚至上千的功勳才行!
整篇劍意真解前後總共有三千七百五十五字,謝無病所標註的心得體悟字數至少翻三倍以上,但是字字珠璣精煉凝萃,內容直指劍意的奧秘核心。
秘籍正文裡的每個字,都蘊含著一絲撰寫者留下的劍意,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歲月滄桑,依然鋒銳不減。
閱讀的時候,一字一句融入神魂記憶,一絲絲劍意隨之滲入識海,給他的感覺是危險而刺激。
直覺告訴衛長風,如果他在不通典義的情況下強行解讀,極有可能遭到劍意的反噬,進而傷及神魂甚至本源,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所以衛長風讀得很小心,他從須彌戒裡掏出一顆清神靈虛丹含在舌下,藉助丹藥之力來凝神靜氣加強神魂之力,再結合謝無病留下的旁註來默想,不求甚解只求能一窺其中的奧秘真義。
如此衛長風看得如痴如醉,渾然不覺時間的流失。
他的記憶力極為驚人,閱讀一邊基本上就能夠牢記在心,甚至銘刻於神魂之中,回想起來如同再次翻閱真跡源本,沒有太多的差異。
但是擁有記憶天賦是一回事,理解其中的內容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衛長風手捧秘籍反覆閱讀了四五遍,結合謝無病的旁註。也僅僅只讀懂了十之二三。
想要完全領悟掌握精髓,無疑需要很長的時間、付出極大的努力!
衛長風深深明白欲速而不達的道理,他沒有強迫自己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因此翻閱五遍之後就明智地停止。將注意力集中中秘籍最後三頁所記載的無名劍法上。
這三招劍法並不是十分的複雜,九副縮小的分解圖繪製得栩栩如生,對應的劍訣只有寥寥百來字。
然而謝無病的旁註內容最多,密密麻麻地佔據了書頁幾乎全部的空白位置。
這位出身青冥的劍道天才曾經修練過三招劍法,甚至突破劍意達到劍相境!
他自己將第一劍招命名為“守拙”。劍招大工不巧意在守護,是純粹的防禦劍式,一旦練有所成,不管敵人的攻擊來自哪裡,都能嚴密堅實地招架抵禦住。
第二劍招取名“疾攻”,和第一招截然不同,是完全的進攻劍法。
疾攻以快、狠、準為精髓核心,出劍如風雲卷湧電閃雷鳴,以勢、意來迅速摧毀對手的防禦和意志,最是凌厲兇猛不過。
至於最後一招。謝無病將其命名為“破鋒”!
所謂“破鋒”,破的是對手的招式,破其鋒芒銳氣。
不同於“守拙”的沉穩堅實,也不同於“疾攻”的凌厲霸道,“破鋒”靈活多變,尋敵空隙弱點加以破之,劍招劍式蘊含著無窮變化。
一劍守,一劍攻,還有一劍攻守兼備,三招劍法堪稱是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