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天浩一愣,他記得自己交代過程雨詩的,怎麼現在還是這樣?不過既然程卓然親自開口,他馬上道:“謝謝程叔叔,主要得益於您的指導與幫助,應該您掛第一作者才對。”
“哎,我其實就不該放,不過話又說回來,國內刊物這論資排輩的毛病不小,如果我不放,確實不太容易發……”
孟秀麗招呼道:“小常,一起吃晚飯吧?”
這是句客套話,常天浩當然懂,連忙推辭:“不不,叔叔、阿姨,雨詩你們趕緊回吧,我也得趕緊回家。”
當他們在車站碰頭時,沈鴻瑞正在家裡琢磨新刊印的《改革月報》,他的任命昨天已正式發表,組織談話也完成了,過完國慶就要去會稽走馬上任。雖然這次職級沒有變動,還從副省級省會城市調動到了普通地級市,但他內心還是很興奮的,搞經濟工作是他多年心願,別看在錢塘當科教文衛副市長也挺風光,但如果有的選,他一定願意去抓經濟。
什麼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反映在人事上,就是主抓經濟工作的官僚能獲得更大成績、獲得更快升遷。
常天浩這篇文章引起了他的興趣,因為覺得裡面提到的很多東西都和自己理念相吻合,會稽整體經濟面貌在省內不算差,不過問題也突出,小印染、小紡織、小五金、小機械比較多,小規模私營經濟發達,缺乏有創新力、有科技含量的行業,也缺乏大型產業集團。
常天浩提到的現代機電、現代醫藥、高新技術等發展方向對他來說挺有吸引力,當然他認為靠自主培養不行,見效太慢,這兩天在使勁琢磨能不能想辦法引進外資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好能引進一個世界500 強的合資企業——一方面招商引資有成果,一方面又能帶動產業升級,算兩全其美。
關於房地產和城市綜合經營的思路他基本也贊同,會稽市建築施工企業實力挺不錯,鋼結構產業也有底蘊。
宋莉進來給他送水果,看他看得認真,隨口問:“看什麼這麼投入?這都要去會稽了,還有檔案要你批?”
“沒檔案,老程寫了篇文章對我很有啟發,你看……”沈鴻瑞點點雜誌,“雖然第一作者單位是滬江大學,但我看他年紀才20不到,估摸也就是大一水平,文章多半還是老程自己捉刀,他不好意思說故意讓年輕人頂在一線,自己只放第二作者。”
宋莉隨意拿了起來,一看之下,臉色變了又變。
沈鴻瑞見她情緒變化,疑惑地問道:“怎麼了?”
“這個叫常天浩的第一作者我認識,他們關係未必這麼簡單……”
宋莉添油加醋地把情況說了一嘴,當然不敢在丈夫面前編造太多,只巧妙將常天浩形容為跪舔程卓然然後發文章的角色,說他圓滑會拍馬屁,大概能討程卓然歡心,所以……在她眼中,一個高中生能幹啥,還不全是程卓然寫的。
沈鴻瑞微微點頭,出其不意道:“小飛是不是喜歡詩詩?”
這話宋莉沒法接,前兩天她給兒子打電話,聽得出兒子情緒低落又不肯說原因,同時還說國慶不回家準備留學校。結合這些因素,宋莉瞬間想明白了很多。
“孩子的事你不要插手,天涯何處無芳草,老程既然欣賞這個常天浩,那自然有過人之處,會拍馬屁也好,會討大人歡心也好,都是他自己的事……與我何干?小飛的個性還需要好好淬鍊,他才 20 不到,急什麼女朋友?有了事業還怕沒有漂亮姑娘?我倒希望他能在學術上幹出點名堂來,就像這常天浩,別管第一還是第二作者,最起碼肯定對文章有比較重要的貢獻,不然老程不可能把他名字放上去,都是領導幹部,誰會為一點兒女私情就拿公事做文章?”
宋莉有點不高興丈夫這態度,但沒吭聲。
“我到會稽後你要謹慎一點,經濟戰線迎來送往更多,送禮請託的你能推則推,能擋則擋,畢竟你在檢察口,有些話怕傷和氣我不好說,還是你開口比較方便……”
宋莉點點頭,心想要和兒子說道說道,不要再去找程雨詩了,喬冰倩暑假都來過三次了,你這榆木腦袋再不開竅可就真不行了。
10月3日是常天浩和程雨詩約定回上海的日子,兩人本來計劃好著3 號回去,4號還能有機會在上海一起玩一天,但等電話過去時,孟秀麗告訴他程雨詩昨天夜裡忽然發燒感冒了,今天還在掛點滴,看樣子走不了。
“我來看你?”
程雨詩自己拒絕了。不是不想,而是害羞,回家後母親問了很多常天浩的事,她沒有理解孟秀麗的用心,以為她還是不同意,實際孟秀麗是默許了,不默許的話,直接就表示反對說不能談,為什麼要問這麼多?
常天浩只能一人先回去,火車上,坐在對面是個很清秀的女孩子,常天浩朝她禮貌地笑笑卻沒攀談太多——每個漂亮女孩都要搭訕,那就到死也忙不過來。
無聊的路程讓他一路昏昏欲睡,對方大概也有同感,開啟畫板用鉛筆勾勒了一副素描——乘火車的人,把周圍景象全畫了進去,最明顯就是腦袋低著的常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