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唐天的眉頭一皺,腦海當中,抓住了一個閃光點,頓時,明白了劍道第一鏡第二幅圖的奧義所在。
“劍道第一鏡,三幅圖,全部都是在闡述劍氣的運用,從第一幅圖的滅絕一切生機的劍氣可以想象得出,這第一幅圖是在闡述劍道的殺道,而第二幅圖,不是在延續這種無情的殺道,而是在闡述一種有情的仁慈之道,所謂的仁慈,不是說不殺,是劍就是兇器,哪怕是木劍,若說鐵劍是鋒銳的兇兵的話,木劍就是仁慈之兵,是兵器就是兇器,既然是兇器那何談仁慈?萬劍歸一,萬劍歸宗,木劍,木劍無鋒,仁慈?無鋒?仁慈劍道?仁慈劍氣?所謂仁慈,不是說不殺,而是殺得更狠,滅殺一人,能解救千萬人,這就是所謂的仁慈嗎”?
隨著唐天在腦海當中不斷總結,第二幅圖的劍道至理漸漸的清晰起來,把握住了這最關鍵的一點,劍道第一鏡,第二幅圖成了!
外界,當唐天徹底領悟了第二幅圖闡述的仁慈劍道之後,那鋒銳無匹的劍道氣息一下子柔和了很多,此時的唐天,不再是一把出鞘的利劍,而是一把藏鞘的兇兵,一旦出鞘,必定驚天動地,沒有了鋒芒畢露,有的只是自然大氣!
“劍道,劍氣?仁慈……”?唐天盤腿坐在蓮葉之上,緩緩張開了眼睛,深處右手食指中指並指成劍,一道凌厲的劍芒在指尖吞吐不定,看似平淡卻隱含滅絕萬物的氣息。
“殺?不殺?仁慈?殺於不殺,只在一念之間”,唐天自語,這一道劍芒激射而出,宛如黑暗當中一縷鐳射撕碎黑暗,將黑暗一分為二,劍氣凌空,眨眼遠去。
感受到這到劍氣的威力,唐天自語道:“這一道劍氣,凝聚了無盡劍氣,比之滅絕劍氣要恐怖十倍不止,且隨心所欲,想殺就殺,殺的時候,任你寶甲加身一樣粉碎,不殺之時,任你普通人,劍氣過後,絲毫不傷”!
所謂大道,很難用言語來形容,領悟了就是領悟了,不領悟別人也無法用言語闡述,此時的唐天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不過,當想到李白的劍道,想到慕容紫英的劍道,想到獨孤家那個少年的劍道,唐天搖搖頭,發現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和他們相比,自己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領悟了劍道第一鏡劍氣的第二幅圖之後,唐天再次閉上了眼睛,沉寂到了腦海當中,推演第三幅圖,第三幅圖,更加的玄奧,更加的深不可測。
第一幅第二幅圖都是一個人手持長劍揮舞,鐵劍之後是木劍,但第三幅圖之後,卻是一片青草,三尺長的一片柔弱草葉!
在這幅圖當中,沒有固定的規律可言,草葉揮動之間,時而天地間充斥著無盡的劍氣,狂暴而兇猛,時而劍氣引而不發,融入青草當中,絲絲縷縷如清風拂面。
“這第三幅圖,到底在為何闡述什麼道理?劍氣?不,前兩幅圖就已經將劍氣的運用發揮到極致了,那麼這第三幅圖又是在闡述什麼?一片草葉?這是什麼意思”?唐天心中自語,一點都搞不懂這是為什麼。
不過,好在此時的他,領悟能力增加了千倍,不懂就先照著圖畫上的動作比劃,漸漸的,唐天找到了一點感覺。
隨著深入,一點點的剖析,這第三幅圖的道理一點點的出現在了唐天的意識當中,這附圖,既是在闡述劍氣的運用,也是在闡述一種至理,開始唐天走入誤區,以為這是劍氣運用的衍伸,其實不是,這是在闡述劍道的至理,用劍的道理,不管前面是鐵劍還是木劍,都逃不過一個劍的運用,當深入瞭解之後,唐天知道這幅圖的含義,那就是,劍道,根本就不拘泥手中有沒有劍,到了這個時候,天地萬物都可以為劍,一片草只是抽象的表達方式,只是在闡述一個道理,境界夠了,一花一草,一木一葉,一滴水,一粒塵都可以是劍!
手中無劍,一切皆是劍!萬物皆可為劍!
當這個道理悟透之後,唐天整個人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表面上看上去,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什麼都不是,但,天地萬物都彷彿和他產生了共鳴一樣。
張開眼睛,唐天看著身前的蓮池自語道:“天地萬物,都是我手中的劍,手中無劍,萬物為劍”。
說完,他一根手指點入蓮池當中,一滴水,被他彈射出去!
咻咻咻……,那一滴水爆開,宛如大江奔騰一樣,化作劍氣狂潮,席捲而去,前方百里之內,那些站立的青銅士兵盡皆粉碎……!(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