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聊到的服裝店選址的問題,鄧毓華說是童興的意見。
童興認為那裡環境優雅,交通便利,有利於商業發展。
可是宋晴天知道,那個位置在二十一世紀也不是鄭州最繁華的地方。
只能說,出國未必都學到好東西,環境會改變一個人性格和眼光的,英國人的眼光,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畢竟華夏國是具有華夏特色的社1會主義國1家。
宋晴天試探性的提出一個問題,“毓華姐,你不覺得童興有一點大男子主義嗎?”
“我很早就知道,他那脾氣和我爺爺很像,我都忍了爺爺這麼多年,他那點大男子主義,和我爺爺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那你們相處起來……”
“感覺還不錯,起碼他對人有禮貌,態度好,也不發脾氣,雖然喜歡拿主意,可是男人有點主見我覺得還是挺好的。”
聽到鄧毓華這樣說,宋晴天這才放心。
畢竟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是倆個人的事兒,別人的眼看到的東西,只是表面上的,也許性格有巨大差異的兩個人是一種互補關係,會相處的非常好。
臨睡前,宋晴天說:“毓華姐,你要是去廣州進貨,遇到趙雷鳴,幫我把我家的電話告訴他。”
“趙雷鳴是誰?”
“你記得我表妹楊雨霏嗎?”
“和她有關係?”
“不是,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候,楊雨霏給那個小白臉趙庚舉買衣服,那個趙雷鳴就是趙庚舉的哥哥。”
鄧毓華“哦”了一聲,沒有再問。
宋晴天又說:“趙雷鳴和韓重在一起,他們都在廣州賣衣服,他們也都是從陳俊之那裡進的貨。”
“韓重在,就好了,你放心,我一定會告訴找到趙雷鳴,把你家的電話給他。”
第二天,宋晴天想坐火車回去,鄧毓華親自送宋晴天到了火車站。
此刻宋晴天才想起來鄧毓華的車還在自己家。
“毓華姐,你的車什麼時候去開啊?”
“這一段時間還不用,再說童興有車,等我需要了我給你提前打電話,你泡麵廠肯定也需要交通工具,你先用著就好。”
鄧毓華這樣說,宋晴天想著最近三叔一直給金平縣的鄉鎮供銷社送酒,也是用車的時候,就沒有多說什麼。
宋晴天坐的火車是從西安發往廣州的火車,正好從鄭州到南陽這段距離可以坐。
剛剛坐上火車不久,宋晴天就發覺有些不對勁兒,似乎有人一直在盯著自己看。
她故意的轉頭,無意識的朝著盯著自己的方向瞥了一眼,發現看她的人是一對夫妻。
兩人都不到30歲的年紀,男的膀大腰圓,女的白白胖胖的。
宋晴天覺得這個夫妻倆看上去都有些面熟,可是想不起來是誰。
過了不久,宋晴天又無意的一瞥,那對夫妻還在看她,而且不時的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