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楊秀蓮總誇他勤快肯吃苦,心疼他幹活兒累著了,這種感覺在韓正的心裡感覺特別的好。
宋晴天就說:“韓老師喜歡和喝老白乾,讓我三叔給你打兩斤回去,當工錢了,你要是什麼也不收,那就是把自己當外人了。”
工錢換酒喝,倒是不錯的辦法,韓正喝那酒也特別對胃口,也就收下了。
第二天,陸信開著車如常的來運泥鰍。
之前,宋晴天提起過陸信要是去廣州的話,給她說一聲。
這次,陸信就說起這件事。
“晴天,這個月的月半間,我去廣州有點事,就是我下次來運泥鰍之後,你有什麼事兒可以說了。”
“陸哥,如果你不嫌我麻煩,我想和你一起去廣州看看。”
陸信有些驚訝,“我以為你想讓我給你捎點東西,原來是你要去廣州?”
“陸哥,我以前和你說過,廣州那邊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既然我想做生意,肯定得去看看那邊的情況,學習人家的方法。”
“你說的沒錯,我也是這樣想的,那麼這樣吧,下次我來運泥鰍是時候,再詳細商議具體去的日子。”
陸信思量,自己當初真的沒有看錯宋晴天,她有做生意的天賦不說,思想覺悟高,和眼光也特別長遠,只要跟上改革的步伐,這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宋晴天提到自己擺攤賣涼粉的事情,陸信隨意提了一個建議,說攤位應該有個名字才好,大家提起來都知道,想吃了就會認準你這個攤位,攤位有了名字知名度很快就能開啟。
這話瞬間開啟了宋晴天前世中品牌意識的思想。
一個好的品牌,不僅僅是品質的象徵,更是一種文化符號,甚至是一種無形的財富。
毓華服裝店之前就沒有名字,人們只知道三川鎮有倆服裝店,這有了名字之後,顯然更容易被人記住了。
舉個例子。大家以前都叫張三,突然有人改名叫張有錢,大家都記住張有錢這個名字了。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涼粉攤雖然小,可是也一樣需要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才能深入人心。
陸信到底是經常在外面跑的人,點子特別多。
宋晴天覺得自己有些井底之蛙了,環境真的能限制一個人的思路和想法。
前世的經驗,都被重生以後的現實狀況給侷限了,加上忘了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沒辦法想到面面俱到,看來還是要多學習和多增長見識一樣。
以後,有機會就多出去走走,就是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
陸信走之前又提出了問宋晴天要照片的事情。
宋晴天說:“不是剛剛給過不到半個月,怎麼又要?還是於清波要的嗎?”
陸信說:“不是他還能是誰?這小子,不到半個月就把你照片給扎的稀巴爛了,哎,真是幼稚的要命,這就又纏上我了,非要讓我再問你要,我這都是不好意思對你開口。”
“要了就給他吧,過兩天我再去照兩張。”宋晴天無奈的搖搖頭,這個於清波真是夠記仇了,這啥時候是個頭兒啊。
陸信走的時候,宋晴天坐著他的車去了鎮上。
好多天沒有去毓華服裝店了,宋晴天先去找了鄧毓華。
鄧毓華今天的生意很差,幾乎沒顧客,正在店裡發呆,心情也有點低落,看到宋晴天出現,頓時心情就好了很多。
宋晴天看到這種情況,心裡想,開服裝店這種坐等生意,沒有顧客確實很讓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