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小夥子,就是安德烈,接到了安德羅波夫的安排之後,他就來了阿根廷,他知道,想要說服阿根廷並不容易,想要將他們拉到己方的陣營中來,也不容易,但是他必須要嘗試。
這些話雖然難聽,但是必須要讓對方接受這個現實,阿根廷被美國拋棄了,只有蘇聯才能救阿根廷。“只要貴方願意,我們可以出口給貴方武器,肯定比超級軍旗和飛魚導彈都要先進,讓你們具備在遠距離上攻擊英國航母編隊的能力。”安德烈繼續說道。
歷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誰能想到英國人居然一搜羅,居然搞出三艘航母來,還都能裝備雄貓艦載機,阿根廷想要取勝,比歷史上要困難多了,如果沒有蘇聯的幫助,更是想都甭想。
“我為什麼要相信你們?”加爾鐵裡突然問道。
如果接受了對方的軍事援助,那毫無疑問,己方的國家政策,就需要全面地倒向蘇聯,他從心理接受不了,雖然是被美國拋棄了,他也不想投入蘇聯的懷抱,他絕對不是那種朝三暮四的人。
聽到對方這話,安德烈知道他已經動心了,現在,只要說明白另外一件事,對方就會死心塌地地投入蘇聯的懷抱。
“阿根廷的經濟陷入了困境,通貨膨脹高達百分之六百,這代表國家的經濟已經崩盤了,政府已經破產了,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安德烈突然轉移了話題。
阿根廷之所以發動了這場戰爭,除了恰到好處的外部環境條件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阿根廷嚴重的國內通貨膨脹,經濟都要崩盤了,只能是靠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國內人民的注意力了。
他們做得很成功,國民一下子就覺得能接受了,他們有了一種民族自豪感了。
那麼,他們經濟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阿根廷擁有豐富的農業、礦產自然資源,盛產的穀物和牛肉,大量出口世界各地,曾經是拉美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是現在,這個國家卻已經要走上絕路了,這一切,都是華盛頓造成的。”安德烈說道。
安德烈這麼一說,頓時,對方就是一愣:“什麼?都是華盛頓造成的?”
安德烈笑了笑:“那是當然,否則,阿根廷現在怎麼會經濟崩潰?你們真的以為美國會好心幫助你們經濟發展嗎?”
“如果您願意聽的話,就讓我把這其中的關鍵向您簡單介紹一下,美國人究竟是如何在拉丁美洲剪羊毛的。”安德烈說道。
阿根廷以及南美各國是如何走向經濟崩潰的呢?
全都是拜“華盛頓道路”之賜。“華盛頓道路”就是美國資本剪羊毛的一條道路。
美國在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以後,在“美國的後院”南美國家智利、巴西、烏拉圭、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派出了大量的經濟和金融專家,到拉丁美洲一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國家,鼓動和改變那裡的國家原來的保守而穩定的民族主義經濟發展方式,很多拉美國家在美國的專家的鼓動和直接指導下,大力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發展政策,包括礦產資源和國民經濟命脈產業都實行經濟完全私有化,模仿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全面徹底開放金融和經濟,以適應所謂的經濟全球化發展。
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私有化、自由化,當時被稱作“華盛頓道路”。
對於不肯合作的政府,美國政府則採取輿論抹黑、經濟制裁、外交孤立、關鍵人物暗殺、軍事打擊、政變等各種手段,更換政府,扶植聽話的傀儡政權。強迫拉美國家走華盛頓道路。
那個時代,美國的自由民主的嘴臉還沒有被普遍識破,世界人民還缺乏免疫力,美國的鼓譟還是很有一些煽動力的,再加上政治上的全方位的壓力,拉美國家也就姑且聽之,走上了美國指明的道路——華盛頓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