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毒刺導彈絕對是大名鼎鼎,各種軍事電影中都能出鏡,和RPG差不多同樣精彩,不僅僅是在武裝部隊之中,連恐怖分子手裡都有。
這是一種行動式防空導彈,在七十年代初期,通用動力公司就開始研發了,跌跌撞撞地走過了許多年,從去年開始,才算是修成了正果,正式服役,裝備部隊。
從外表看,它屬於一種肩扛的武器,操作手只需要將眼睛對準上面的瞄準裝置就行了,似乎一個人就能完成,在電影中,也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勇敢的射手在敵機到來的時候,勇敢地操作導彈擊落敵機。
實際上,毒刺的操作,還可以很複雜,比如現在。
這名發射手的附近,幾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一共有六名和他一樣的發射手,他們都在站著,瞄準著屬於自己的目標。
而在他們的中部,還有一輛輕型的車輛,在大霧中,誰都看不清這個隱藏在草叢中的車輛,車上裝著一套最先進的GSQ137“目標警告資料顯示裝置”。
現在,這套裝置,就在源源不斷地對一架接近的飛機向發射組警告,提供一個推測式的識別、目標的近似距離和方位。
這樣,哪怕是在大霧的天氣中,距離最近的發射組,也能夠準確地捕捉到屬於自己的目標。
同時,這套裝置,又是接收著附近的八部脈衝多普勒D波段MPQ49型“前方區域警戒雷達”提供的訊號,它透過無線電資料鏈傳送目標座標到目標警告資料顯示裝置裡。
就這樣,組成了一張大網,就在基地的東部,一共有六個這樣的小組!
此時,前面的操作手,正在根據目標警告資料顯示裝置提供的目標方位,瞄準著天空中的目標,雖然他自己看不清目標,但是,導彈導引頭能看到。
隨著操作手壓下脈衝產生器開關,整個毒刺系統被成功啟動,隨著脈衝產生器激勵BCU,釋放了6,000PSI氬氣體冷卻劑,透過冷卻線路到紅外探測器。
想要看清目標,就需要有高效能的紅外導引頭,而紅外導引頭,是需要被冷卻,才能看得更清楚的。
現在,整個冷卻過程只消耗了3毫秒的時間,接著,導引頭的視野裡就逐漸清晰起來,撥開迷霧,它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目標,那架正在散發著紅外線的運輸機!
與此同時,電池也開始啟用,陀螺儀開始旋轉,探測電子系統、制導電子系統都進入工作狀態。
接著,耳機裡傳來了長長的滴的聲音,這個聲音代表著已經鎖定目標!
按照要求,要持續跟蹤才能發射,但是,這個時間只要6毫米就夠了,現在,導彈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射手按動了武器發射扳機。
整個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敵我識別,只要飛過來的,打就行了!
隨著他按動了發射扳機,毒刺導彈的助推發動機點火了!
肩頭的彈筒,發出了特有的震動和嗡嗡聲,尾部開始噴出尾氣,前面,導彈在這股推力的作用下,一邊旋轉,一邊開始撞爛前面的易碎圓盤罩,繼續向前飛!
這個過程,用了1.7秒,跟著,導彈就如同蛟龍出水一般,離開了發射管,當尾部從發射管裡出來的時候,剛剛的助推發動機已經完成了使命,停止了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