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左少陽又補了一句,老兩口的心又懸了起來。左少陽道:“我要親自相親,我點頭之後才能定。”
這是以前就商定好的,二老自己也沒有話說,他們擔心的只是兒子眼光太高,而合州地方太小,估計能夠讓他看得上眼而又門當戶對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的女子還真不多。
左少陽把這件無可奈何的事情告訴了苗佩蘭、白芷寒和桑小妹。左少陽很後悔當時把白芷寒收為奴婢,弄得這件事沒法收拾。
白芷寒已經從外祖母那裡知道了這件事,反而寬慰左少陽,要怪只能怪自己當初太不冷靜,錯怪了左少陽,激怒了他,這才弄成這樣的。兩人相互自我批評,已經於事無補,白芷寒說反正自己當初誓為妻為妾為奴均可,所以當不成原配,做妾也無妨。
苗佩蘭和桑小妹只有苦笑,感嘆造化弄人,事情竟然會成這樣,想著又要多一個女人來分享自己的男人,心裡都是怪怪的。
這讓左少陽更是內疚,誓一定要找一個對三女很好的人做正妻,才對得起她們。
可惜,事不如人願,幫著說媒的不少,但合州就這麼點大的地方,大戶人家倒還容易找,可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可就不太好找了,到後來,連縣裡的祖上曾做過官的書香門第都找遍了,總數也沒過兩位數。
就這不到十個的候選人家裡,左少陽只問了一個問題,便有一半人家及閨女臉上變色,斷然拒絕了這門親。
左少陽的問題很簡單:“我不想騙你們,我現在身邊有三個女人,我娶了妻一年之後,要納她們三個為妾,你能否跟姐妹一樣對待她們?”
當然,有一半人家也表示三妻四妾能接受,也讓閨女跟左少陽見面了,可是大部分女子只交談了沒一頓飯工夫,不是言談舉止庸俗不堪,就是相貌平庸卻驕傲得跟只剛下了蛋的母雞似的,只有少數一兩個,交談之後左少陽看著還行,跟自己的三個女人在一起見面,便露了本色,儼然以高人一等的正妻自居,定下了一串的規矩。左少陽見三個女人誠惶誠惶的神情,便斷然搖頭了。
為什麼真要找的時候,卻找不到合適的呢?
難道紅顏知己,只能可遇而不可求嗎?
日子就在相親、看病和勞作中一天天度過了,一直到秋天,親事也沒能定下來。
三女很無奈,左少陽更無奈。可是,這種事卻急不得。
這段時間,左少陽主要跟父親在藥鋪裡診病,中耕農忙的時候,就跟苗佩蘭到田裡鋤草、灌溉、施肥,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練習書法。
雖然拒絕了伍舒家的替考,但是,左少陽從上次替考那件事現,書法在古代太重要了,必須練好。所以他一天到晚還是夠忙碌的。
入秋了,田裡的莊稼抽穗了,金燦燦沉甸甸的。
這個時候,左少陽用現代農業技術精耕細作的成果也顯現了出來,——他那二十畝田除了兩畝種了藥材之外,剩下十八畝田的水稻,由於沒有用把長到一半的稻苗割掉再重新長的辦法鋤草,所以比別家旱耕直播水耨鋤草的田要早一個月,結穗數量也遠比其他的多,顆粒飽滿,捧在手裡沉甸甸的看著讓人喜愛。
李家兄弟和其他一些佃戶都驚訝地跑來看了,也有不少外鄉的人跑來看,作為新聞到處傳,也有不少人到左家登門拜訪想學左少陽的先進耕種法,左少陽自然很高興,一一耐心傳授。
遺憾的是,這些人只聽了個開頭就學不下去了,聽左少陽介紹這種耕種要深耕,用秧田專門培育秧苗,然後移栽,光中耕鋤草就要好幾遍,紛紛搖頭,說盡管這種方法能多產糧食,但是太繁瑣、太複雜,遠不如他們的辦法簡單,種出來的糧食也差不多,懶得學,到後來,再沒有人來學了。
剛開始左少陽不知道為什麼能使畝產糧食增加的精耕細作的辦法,卻沒人願意學,後來一算賬就明白了,唐初田多人少,均田制按照朝廷定的標準,一個丁男就能分一百畝地,按照一家五口人的標準,家裡有三個丁男的話,正常情況下能分三百畝。就算實際分田達不到這個標準,分一半,一百五十畝,唐初使用旱耕直播水耨鋤草的粗放耕作技術進行耕作,畝產水稻一般是兩石,也就是二十鬥,算下來一家人如果田地都能種上糧食,能收穫三千鬥,按六成折算成稻米也有一千八百鬥。每人每個月口糧是兩鬥,一家五口人是十鬥,一年下來只需要一百二十鬥口糧,還剩一千六百八十鬥稻米。賣掉之後足夠維持一家的開支了。手機使用者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