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兩位聖人雖然那啥了一點,有一點不得不佩服,那就是喜歡鑽營,擅長吸收別人的優點,從而改善自身。
所以,這時候他們只會默默的聽,如果可行,就要改正,如果不可行,那就另說。
連老子都若有所思,點頭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你的意思是學習人族王朝的制度?”
“人族王朝的制度,也未必完美。佛門是門派性質,我不好說。但天庭明顯分工不明,就如同上古時期,基本文武不分是一樣的。”
“但天地有定數,人力有窮時,就是我等仙神的時間也並不是真正的無窮,要用來修煉、修道、修法,神職還要履行的自己的責任。”
“戰時還要對戰,一個仙神,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事情,每個人都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有人說我不處理妖庭具體事務,是不喜歡妖帝束縛和權勢。這就是謬論了,因為我清楚的知道我所追求的是什麼,更顯明白我擅長的是什麼。”
“我這人對大格局還是有一定認識的,但說道具體管理,我不如妖庭很多人,那好啊,我就讓他們代我管理。
“對於行軍打仗,我更是一知半解,所以,我也會交給相應的人指揮。”
“我這一套可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學自大唐。大唐文武分開,各司其職。文官只負責管理,武將就是負責打仗,僅此而已。”
玉帝點點頭嘆息道;“妖帝所言甚是,可惜,天庭有封神榜,非是我能決定,你覺得應當如何?”
張帆拱手道:“大天尊說笑了,我只是口嗨,天庭的情況大天尊清楚的很,你尚且不知道如何,我更不知道了。就算要改,那也是老祖,或者幾位聖人商量,我更沒資格說什麼了。”
張帆才不會管天庭如何,他說這個的目的也不是多麼好心,就是為了論證人族獨立發展的合理性。
要是這個觀念被他們認同,那就好辦了,至於其他,愛死死去。
如今三界的新格局已經穩定,他更不想多事,還參與天庭的改制,這得觸動多少人的利益,他腦子壞了才會入玉帝的套。
而且妖庭之所以能成,那是因為剛剛建立,而且經歷了分裂,那些妖聖沒得選,如果開始就和他作對,那妖庭也成不了。
他們未必認同張帆的理念,但又不得不按照這個理念來辦。
就比如要多出一個大妖王,而這個大妖王還不從他們其中選,而是內定了,這事他們一百個不願意。
張帆煉製妖帝鞭,也不是無的放矢的,加上羲和、巫族、人族、逆鱗,以及外援陰山,妖族那些準聖想要反對也是有心無力。
更何況,妖族內部又分成了白澤畢方他們一派,和原來一直在北俱蘆洲的計蒙、毒君他們一脈。
而且又需要他氣運庇佑的情況下,妥協的產物。
這次戰爭,將天庭和佛門比下去,妖庭這邊才真正認可了制度的優越性,那些妖聖們才覺得,這個制度是對的。
這才開始放下介懷,不在意權柄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