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陝省西安的火車上,楊修文一行人很是熱鬧。
幾乎是同路,胡元和於小菲在中原鄭市換車轉道巴蜀。
張俊和孫倩是鄭市下車。
宋義和趙麗,楊修文和李小彤都是去西北,途經鄭市。
於是組團買了票,運氣不錯,在同一節車廂。
四個女生湊在一起,就像是開聯合國大會。
磕著瓜子,喝著飲料,張家長李家短,嘰嘰喳喳聊個不停。
楊修文五個男生在緊鄰的一個臥鋪車廂裡,喝著啤酒,吃著滷蛋,滷雞,也是愜意得很。
各位可能要問,應該是四個呀,怎麼是五個呢?
忘了說了,還有他的徒弟吳啟龍。
吳啟龍是內蒙呼市人,父母是公務員。
小時候他總是生病,常常住院。
看到那些穿白大掛的大夫,脖子上掛一個聽診器。
拿著注射器給病人打針的時候,嚇得小孩子哇哇大哭,覺得很是威風。
就跟父母說長大也要當大夫,讓小朋友都怕他。
父母開玩笑地說“好!等他當了醫生,萬一生病了,就讓他看!”
可沒想到,這小子竟然真的選擇了從醫。
這次暑假,他沒回去,跟楊修文回西安,然後一起去杭城拜見師公。
買票的時候,楊修文讓他買一張站票,然後就和他們在一起。
九十年代,火車上還有站票一說,就是硬座沒了,還想上車,可以買站票,一路站著到目的地。
所以火車上擁擠不堪,到晚上,列車過道里,車廂連線處,躺的都是人。
甚至廁所裡都有人。
臥鋪車廂好一些,乘務員不許硬座車廂的乘客過去。
吳啟龍這時坐在楊修文旁邊,對著一瓶啤酒喝了一口,打了一個嗝。
“師傅,前幾天你給李大爺第三次治療後,他雖然還無法行走,但在人的攙扶下,能站起來了!不得不說,你真厲害!“
楊修文剝了一顆花生米扔進嘴裡“所以相比西醫,中醫要神奇得多!
李爺沒去看西醫嗎?一定看了!
結果不言而喻!”
吳啟龍點點頭“你說得對,我現在越是學習中醫,越是覺得奧妙無窮!
對了!咱們走的時候,李大爺說的那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他說些許俗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既然有緣,那就隨緣吧!切不可推辭!
那爺,王叔還點頭,表示贊同。”
對於吳啟龍的發問,楊修文有些不想解釋。
為啥?
對於李爺的謝禮,說實話他心裡有些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