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淘換東西還有分開算的,其實就是用一隻羊換了茶具,桌椅,文房二寶。
走上前,仔細端詳桌上的硯臺。
臥槽!廣省端硯,群硯之首,天下第一硯!
華國文房四寶,硯為其一。
廣省端硯與甘省洮(TAO)硯,徽省(SHE)硯,山省橙泥硯並稱華國四大名硯。
其中端硯以石質堅硬,滑潤,細膩而馳名。
用端硯研墨,順滑,出墨快,研出的墨汁不傷筆毫,而且書寫的字跡經年不變。
據說上好的端硯,無論冬夏,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黑綠,殘留的水氣久久不散。
所以古人常言【呵氣可研磨】。
馮有福的這隻端硯,通體黑色泛藍,一分半厚,成方形。
雕刻有古柏鳴蟬,邊緣捲雲紋。
研墨處微微凹陷,簡潔不失古雅。
試著用手按了一下硯心,果然留下手紋水汽,此硯著實不凡。
硯臺旁邊的筆架是崑崙山青玉,成山字形。
製作匠人利用青玉的雲團紋路,巧妙地讓筆架的三手像是山峰聳立,惟妙惟肖。
觀賞完端硯,筆架。
楊修文伸出大拇指“伯父,伯母這眼光!一隻羊!服了!
換物件的人我也服了!“
“可不是!那位府縣的後人就是個敗家子,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
小敏她媽媽當初淘換的時候,這小子已經把幾隻銀針狼毫換成煙抽了。
淘換沒多久,這小子就跟著別人南逃了。
從那以後,再也沒見過他!“
這裡解釋一下,所謂南逃,就是偷渡香江,那段時期有不少人晚上偷偷游過去,有的命喪江海。
一段時期,南逃這個字眼很是流行。
馮有福從書案旁邊的書畫缸裡拿出一卷軸,開啟後攤在桌子上。
“修文,過來看看我的字,能入眼不?”
楊修文依言上前。
卷軸是現代普通宣紙,上面用楷書寫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庚午年七月夏二馬書。
“說說?怎麼樣?”馮有福在一邊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