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齋二樓,楊修文給師傅請安後。
周興文說道“修文,前幾天文化局收到鄉下一村民的報告,在驪山以南二公里處,發現一處古墓。
文化局派人去了以後,確定是古墓,於是就開始搶救式挖掘,由於人手不夠,你錢叔建議讓你去幫忙。
你去找你錢叔,他會給你辦理工作證,然後回去拿些衣物,那邊靠山,溫差大,注意保暖,去吧。“
楊修文趕到錢斌那,錢斌給他一個工作證,囑咐了一番。
拍拍他的肩膀說道”讓你去是我和你師傅商量的,古玩這一行,要多接觸,多參與,才能有人知道你,瞭解你的能力,也才能在這行混下去。回去準備一下,明天文化局會派車接你,早上十點。“
楊修文此時才知道師傅的良苦用心,內心很是感動。
第二天,在公園,把這事告訴了陳志武。陳志武同意他去,但是要求他每天不能停止練功,注意安全。
十點,楊修文拎著一個包,坐上文化局的車出發了。
驪山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城南,是秦嶺山脈的支脈,海拔1302米,山勢蜿蜒,樹木茂盛,遠望像一匹駿馬而得名。
因景色美如錦繡,故名繡嶺。驪山是上文物古蹟很多,老君殿,老母殿,遇仙橋,三元洞。上古時期,女媧在此煉石補天,秦始皇的墓就在山腳下。
文化局的車開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才到驪山。又走了二十分鐘土路,終於到達古墓所在地。
楊修文和幾個工作人員下車後,他觀察了一下,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拐角,原來有個土坡,現在被挖平了,還往下挖了七八米深。
一些當地的村名推著小車在坑壁邊修的土坡道往外拉土,人很繁忙,但也井然有序。
整個墓坑呈南北走向,長約30米,寬約20米,楊修文被帶到坑底。
一個頭發半百的人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腰。看著他說道“你是周興文的徒弟吧,老周和我提過,我叫趙國棟,你可以叫我趙叔,今後就跟著我。“
周興文確實講了趙國棟的事情,兩人還是好友,他是市博物館的文物鑑定,修復的專家,周興文也是。
只是因為某些原因,周興文停薪留職離開了博物館。
既然是師傅的好友,楊修文自然不敢怠慢,先是彎腰給他行了一個晚輩禮。
起身會說道“趙叔,我師傅常提起您,以後能在您的指點下做事,是小子夢寐以求的事啊,剛才那種工作,就交給我吧,您看著就行。“
趙國棟用手指點了點他笑著說道”難怪你師傅喜歡你,就這機靈勁,我也喜歡呢,好了,開始教你幹活。”
考古的工作是乏味枯燥的,也是辛苦的,人幾乎趴在地上,用小鏟子,刷子,甚至用比牙籤大一點的木針一點一點的扣。
但是每當有發現時,又有那種無以言表的快樂,不,應該是成就感。
五六天過去了,楊修文已經適應了現在的工作。
他有別人不會有的優勢,內力。
蹲著幹活時,一邊修煉,一邊把內力流轉到腿部,腰部緩解痠痛。
甚至用神識感應埋在土裡的陪葬品,可謂是一心多用。他總是能準確的找到陪葬品的位置,而且完好無損的起出來,一次,二次。
多次之後趙國棟也發現了他的不同。
中午休息時,趙國棟問他“修文,你師傅把起墓的技術也教你了,就你這一手,我還以為是個幾十年的老手呢”
楊修文知道自己有點露尖了。
於是說道“趙叔,師傅是教過我,我就是把您和師傅教的融匯了而已,說到底還是您們教的好啊。”
趙國棟被他一記馬匹給拍暈了,他自己也噓了口氣,心想以後得低調點。
考古工作時時有驚喜,但更多的是困難,透水,墓室門,淤泥等等,別人什麼心情楊修文不知道,他卻樂在其中。
他的收穫很大。這是一個漢代墓,海量的珍寶古玩,海量的靈氣被他吸收。
如果有人仔細看他的眼睛,會發現有紫色的光芒。
還有他發現一種不同於五行的能量,就是人們常說的陰氣,被他定義為暗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