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素輝本來確實希望一回來就進足協的,先從國奧隊助理教練幹起,憑他的名字和執教經歷應該不成問題。現在聽到卡卡竟然是張俊、楊攀的同學時,他突然改變了主意。現在這批國奧隊的隊員他有所瞭解,但是他覺得只憑這些球員要想衝出亞洲,無異於痴人說夢。他想中國這麼大,總還有一些像張俊楊攀那樣沒有被髮掘出來的鑽石,他現在就想去把他們一顆顆給挖出來。不過這個計劃不能執行得太長時間了,現在的國奧隊就像某個人的嫡系部隊,他就算挖出再多的鑽石,也很難融進國奧隊。他始終是要做上國奧隊主教練的位置的,那個時候,他會來一次大換血,國奧隊75%的人都要換,而新進來的人就是他在中國那些足球俱樂部青年隊中發現的球員,也是中國衝擊雅典奧運會的主力。
這個過程不能太長,一年,頂多一年,他必須當上國奧隊主教練,否則中國將失去一批優秀的球員,也將失去一次大好機會。
“中國的俱樂部啊,我現在也不大清楚,不過上網去查一下,應該能知道一些情況。”朋友回答道,“不過,我給你一個忠告。不要去找那些甲A球隊,他們這個時候不大可能缺什麼青年隊教練。相反那些低階別的俱樂部,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管,出現職位空缺的可能還有點。”
“低階別?”邱素輝看見報紙上有這樣一行字:“河南中原俱樂部青年隊主教練因為帶隊成績不佳而被俱樂部董事會解職,目前青年隊由原助理教練暫時代替執教,備戰明年開始的全國U21足球聯賽……”
這句話是在報道河南隊備戰下一輪甲B聯賽是順帶提及的,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報道而已。但是邱素輝卻像一條老獵狗一樣,嗅到了某種讓他激動的氣味。
邱素輝把報紙合上:“不用上網查了,幫我訂大後天到鄭州的機票,看過我爸媽後,我去河南。”
“河南?”
“對,河南中原俱樂部。我要去那裡。”邱素輝笑道。
王建業有些吃驚的看著眼前這個人,他的簡歷上寫的名字是“邱素輝”。只要關注中國足球二十年的人都會聽說過這個名字,八十年代中國足球的神童、天才、希望。王建業搞足球近十年了,看球也二十年有餘了,不會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他的因傷過早退役是中國足球的一大損失,然後他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什麼訊息。沒想到十幾年後,這個曾經的傳奇人物正坐在他面前,希望得到執教青年隊的工作。
如果他簡歷上所寫的執教經歷都是真的話……王建業嚥了口口水,那他去國家級球隊執教都沒有問題。但是那些經歷都是真的嗎?荷蘭阿賈克斯青年隊助理教練;比利時安德萊赫特青年隊助教;法國南特青年隊助教;法國波爾多青年隊助教;蘇格蘭凱爾特人青年隊助教;德國弗萊堡青年隊助教;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紅星青年隊助教;義大利切沃青年隊助教;葡萄牙本菲卡青年隊助教……
王建業有些眩暈,一個個都是有名的俱樂部。在阿賈克斯青年隊擔任範加爾的助手,把阿賈克斯帶上全荷青年聯賽冠軍寶座,光這一條經歷,他就夠資格做中原青年隊的主教練。他決定再確認一遍:“邱先生,您真的想擔任我們俱樂部青年隊的主教練?”
邱素輝點點頭。
“那麼,邱先生,我們河南人比較實在,我就給你直說了吧。你的大名我早有耳聞,但是你的那些執教經歷……說實話,我是完全不瞭解的。”王建業看著邱素輝,邱素輝能看得出這個中原足球的掌門人身上的一種氣勢,能夠在中國足球這個大染缸裡面打拼近十年而不倒的人,自有他不簡單之處。邱素輝在來之前,專門找資料瞭解了一下這個中原俱樂部的老總,綽號“王大嘴”,就是因為他曾在報紙上寫文章披露一些中國足球的內幕,探討過中國足球的出路,因此得罪了不少圈內人。1998年,河南中原從甲B降入乙級,也可以說是這原因造成的。也許很多人還記得1997年河南隊的羅馬尼亞外援尤里安在輸球后對著攝像機做的一個數錢的動作:“中國足球too&noney,河南足球no&noney!”這已經成為人們回憶甲A時不得不提及的一個經典了。
邱素輝鄙視不少中國足球的圈內人,但是他對於眼前的這個河南人還是充滿了敬意的。中原俱樂部成立於1994年,是河南唯一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也是自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堅持到現在的為數不多的俱樂部之一。曾兩次遭受降級的厄運,但隨即又在次年重返甲B。他們以良好的精神風貌,贏得了足球圈和全國球迷的尊重,被譽為是中小俱樂部良好運作的典範。
“是的,我可以理解。我十幾年來一直在歐洲,很少回國,。而且也沒有什麼新聞傳出,等於說我是隱姓埋名了。不過我來這裡就是為了向中國足球證明我的能力。”邱素輝答道。
王建業點了點頭:“雖然我並不瞭解你的那些經歷,不過我相信你的名字!”王建業向邱素輝伸出了手,“歡迎你來中原俱樂部青年隊擔任主教練!俱樂部將盡力支援你的工作!”
邱素輝也伸出了手:“感謝您的信任,我不會讓俱樂部失望的。”
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這一天是2002年10月31日,邱素輝在鄭州找到了他在中國的第一份工作,也接近了他心中那答案一步。
當天下午,雙方就把合同簽好了。合同期限四年,與成績掛鉤。邱素輝對這份合同感覺很複雜,應該說,他是希望籤一年的合同的,那樣到時候好走人,但王建業認為一年太短了,不利於球隊建設,所以只好籤四年,畢竟人家是老闆。邱素輝也覺得時間長才是對的,青年球員的培養確實需要時間,但衝超在即,即使是像河南中原這樣的中小俱樂部也想下個賽季打出成績進軍中超啊,俱樂部董事會把青年隊的成績也作為了一個砝碼畢竟在中國足協的衝超要求中,青年隊的配套設施和成績也作為了一個考察條件所以又把成績好壞與合同年限直接掛鉤寫進了合同。
這真是一份奇怪的青年隊教練合同,乙方為自己以後的利益考慮希望籤一年,但甲方認為青年隊建設需要時間,還是籤四年好。可是,甲方又要因為衝超,需要很快出成績,急功近利的搞青年隊建設。乙方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卻很符合他本來的利益,畢竟,中原只是他的一個跳板。
雙方的利益全都糾纏在了這一張白紙黑字的合同上了。
第二天,邱素輝正式走馬上任,成為了中原俱樂部青年隊的主教練。俱樂部召開了一個小型新聞釋出會,對省內一些媒體宣佈了青年隊的主教練由原中國國家隊的球員邱素輝擔任,而代理教練胡力仍然擔任助理教練,教練班子的其他成員不變。
胡力在交接工作的時候對邱素輝說:“我想俱樂部應該對你說了,他們很重視明年U21的成績,因為這間接影響到了俱樂部的衝超。你的前任就是因為戰績不佳而被解職的。所以儘管你曾經是一個很有名氣的球員,但未必就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教練,即使你在國外如何成功,也未必就能在中國成功。”
邱素輝覺得這個助理教練很坦誠,這恐怕也是為什麼他只能做助理教練,做不到主教練的原因吧。“噢,為什麼?”他明知故問。
“國外的足球環境和國內完全是兩碼事,你有在國外輝煌的執教經歷,既是你成功上任的優勢,也很可能成為你的劣勢。啊,這麼說你不要介意,我沒有其他意思。”胡力笑了笑,他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河南人,在中原俱樂部幹了五年,卻一直是一個助教。
“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我來就是要取得成功的。我想,這個信心我還是有的。”邱素輝笑道,“你把所有球員的資料都給我,過兩天我會返還給你一個重點培養的球員名單。另外,王總已經同意我全權負責一切與青年隊有關的事宜,因此不需要什麼事情都需要獲得董事會的同意了。”對於自己工作職責內的東西需要有絕對的權力,這是邱素輝做教練很看重的一個東西,他認為如果自己在執教球隊的過程中還需要被一些外行來說東道西的話,他寧肯不幹,也不受這個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