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盃是中國第一次在自己國內舉辦大型的足球賽事,這讓全國上下都很重視。尤其是在家門口作戰的中國隊更是被寄予了厚望,儘管中國男足的名聲一直不好,但這些並不影響到中國鐵桿球迷們一次次將希望放到他們身上。
羅文強已經知道自己將在亞洲盃後不久離開中國足協,而調任體育總局人事主任。所以他非常希望在走之前能在亞洲盃上給中國球迷留點好印象,更讓上頭的人看到他的政績。所以他曾經那麼想抽調楊攀上國家隊。
不過阿里·漢向他保證了中國隊就是憑現在的陣容,一樣拿冠軍。才讓羅文強稍稍放心了一點。
奪冠宣言僅限於在足協內部高層知道,對外他們很“謙虛”地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小組出線。陳煒有些悲哀,在自己家門口的比賽,又被列為奪冠熱門球隊,卻連對外宣佈要奪冠的勇氣都沒有。難道是害怕到時候沒奪冠讓人笑話?但如果我們真的盡了力,就算兩手空空,誰又敢笑話我們什麼呢?
可是就是有人看不透。
其實如果不是安排在中國舉行的話,本屆亞洲盃是不會有多少中國人關注的。本來嘛,有歐洲盃和美洲盃在前面做對比,還會有誰對要技術沒技術,要戰術沒戰術,要球星沒球星的亞洲盃提起興趣來呢?牽掛中國球迷的,恐怕還是一顆愛國的心。
媒體們也很積極的宣傳,甚至有媒體還在歐錦賽前就這樣做著廣告:“亞洲盃,一個東道主的奪冠心情。”到亞洲盃臨近的時候,由於受足協“謙虛”態度的影響,媒體的廣告也做的含蓄了一點。“2004亞洲盃,見證亞洲新霸主的誕生。”這句看似含蓄,實際更明瞭。新霸主,何謂新霸主?在本屆亞洲盃奪冠熱門中,只有中國隊沒有染指過亞洲冠軍這一榮譽,這新霸主所指的物件便很清楚了。
不過非常可惜,中國球迷卻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認為中國奪冠有戲派,和不看好中國奪冠,甚至連小組都出不了線的悲觀派。
中國人似乎很喜歡窩裡鬥,兩派人不光在現實生活中爭執,在網路中更是吵得天翻地覆。然後就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亞洲盃在北京拉開了大幕。
不過讓羅文強滿懷希望的開幕式卻因為球迷讓他在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面前丟盡了顏面。
先不說拿稀稀拉拉的看臺,就是一次噓聲時間就讓維拉潘很不爽了。
本來球迷們噓的應該是羅文強。但是由於負責轉播工作的CCTV5考慮到現場直播的不確定性,所以把訊號延遲了30秒放出,也就是說各位在家裡看電視,或者在現場看大螢幕中播放的畫面都已經是30秒之前的事情了。
因此,當現場大螢幕播出羅文強講話的鏡頭時,球迷們一片噓聲,非常刺耳。但這個時候,站在話筒前面祝願亞洲盃圓滿成功的人卻是亞足聯的秘書長維拉潘。
不明真相的維拉潘萬分惱火。他身為亞足聯秘書長,走到哪兒不是倍受歡迎和尊敬的?偏偏中國球迷這麼不識相,敢噓他?於是第二天幾大媒體上就赫然看見了維拉潘怒氣衝衝的一篇責問中國球迷的文章。
但他不知道球迷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鳥權勢和地位的人。他們管你識哪兒來的秘書長,惹了他們,一樣叫你丟臉。所以維拉潘此舉無疑是捅了馬蜂窩,不光球迷,連媒體都紛紛表達了對維拉潘指手畫腳的不滿,要求收回他所說的話。
※※※
儘管中國隊在揭幕戰竟然被“業餘球隊”巴林逼平,讓不少人對中國隊的亞洲盃前景非常不看好。但這並沒有妨礙中國隊第二場對印度尼西亞的滿座。球迷們似乎想證明那個維拉潘在放狗屁,不論中國男足多麼差勁兒,中國的球迷絕對是一流水準的。
結果他們反而享受到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中國隊5:0狂掃印度尼西亞。讓人就像是在大熱天吃了一頓火鍋,雖然大汗淋漓,但還是一邊脫衣服,一邊大呼過癮。
中國男足有多久沒有給球迷們這樣的快樂了?
這場大勝徹底激起了埋藏在中國球迷心中的激情,以後凡是中國隊的比賽,北京工人體育場便會場場爆滿。以至於李延不得不感嘆:“工體除了龍馬之戰外,就再也沒有像這段時間這樣熱鬧過了!不知道那些國腳們看到了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其實我們的球迷要求並不多……”
他想起了一次採訪。一群從湖南趕過來的球迷,由一個叫牛建華的人牽頭,他們是來為中國隊加油的。但是由於不少人沒想到中國隊竟能走這麼遠,所以預算不夠,最後連吃飯都成問題。如果不是早就訂好了票,恐怕他們連球場都進不去。因為實在堅持不住了,已經有好幾個家裡條件差的兄弟不得不提前回去了。臨走的時候都拉住牛建華的手說:“老牛,把我們那一份也算上,為中國隊加油!”
就這樣,剩下的人一直堅持了下來,一直到決賽。
當CCTV5的記者採訪這些基本上彈盡糧絕的湖南球迷時,老牛對著攝像機憨厚的笑道:“中國隊能有這樣的表現,我們不吃不喝也心甘情願。”
“對!心甘情願!給咱中國長臉啊!”身後的人揮舞著五星紅旗高聲喊道。
現在李延再次想起那個被叫做“老牛”的回答時,他有些感動。
這就是中國的球迷,他們付出了金錢、時間,付出了太多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東西,為別人所不理解。就為了換回一此揚眉吐氣的比賽,為了一屆值得永遠回憶的比賽。
說到底,一場好看的比賽能給球員、教練、足協、商家帶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好處,但是對於球迷們來說,能帶給他們社麼實際利益嗎?不論是金錢,還是名譽,他們什麼也得不到。可他們還是那麼痴迷,為了一場球的失敗可以把剛買回來的電視砸了;為了爭奪電視的控制權可以和妻子離婚;為了抗議政府不讓自己去看世界盃,可以引火*。
這就是球迷,被不少人譏笑為“瘋子”的群體;被視為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危險分子;在中國足球運動中最容易被忽視,卻又是最基礎的人群,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
中國隊帶著全國球迷異乎尋常的期望,一路連克卡達、伊拉克、伊朗,最終站在了北京工人體育場,等待著決賽的對手,一個一百多年的宿敵日本。
這場決賽的重要性會令所有關心的人連呼吸都變得沉重和急促起來。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兩個字在中國人心中意味著什麼,在中國一百多年的近現代史上,日本用非常殘忍的手段在中國人心中烙下了永遠都無法忘記的傷痕,並且傷痕上的痛苦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輕甚至消失,反而在每年的特殊日子都會發作一次,提醒中國,別忘記歷史。時間可以抹平一切,但是卻唯獨無法抹掉民族之間的仇恨。就像猶太人和法西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就是中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