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看著無字天書上的資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一次領悟,就將金行法則的境界提升至初窺境(10%)的程度。
要知道,他當初為了將木行法則領悟到同等程度,可是足足耗費了十多次機會。
“看來這劍碑的確有降低領悟大道法則的功效。”
蘇銘心中暗道。
無字天書解析法則的作用,大致跟修士領悟大道法則相當。
若是所處的環境越難領悟大道法則,無字天書解析法則的難度也就越大。
表現出來的現實情況就是,解析法則消耗的靈石更多,解析法則的效果更差。
“只可惜,這塊劍碑上只記載了一種大道法則!”
將這塊劍碑上的大道法則全部解析出來後,無字天書上的光芒也隨之黯淡下去。
蘇銘知道,這塊劍碑大概也只記載了初窺境(10%)的金行法則。
對於這種情況,蘇銘倒是十分理解。
對普通元嬰後期修士來說,即便悟性再優秀,也很難一次性將初窺境(10%)的大道法則全都吃透。
但偏偏這世上就有蘇銘這種不講道理的存在,他本身的悟性雖稱不上天才,但有了無字天書的幫助,他領悟大道法則的效率,只會令那些天才感到汗顏。
雖說蘇銘將金行法則領悟至初窺境(10%),但無字天書對他的幫助,也至此結束了。
第三塊石碑上記載的,不僅僅是一門金行法則,還有更重要的祭煉法則之劍的方法。
而這種方法,無字天書無法幫助蘇銘領悟出來。
見狀。
蘇銘也不感到氣餒,因為他知道,和其他一同參加考核的修士相比,他佔據的優勢已經太大了。
換成任何一個修士,只怕都不能將第三塊劍碑上的大道法則完全領悟,並且還將法則之劍的祭煉方法領悟出來。
能做到這一切的人,別說在五方界,哪怕在赤明仙域,也稱得上是真正的天才!
時間一點點流逝,距離天劍山定下的兩年考核之期越來越近。
寒州城外刺骨的寒意根本無法平復城內考核修士的急躁心境。
隨著時間臨近,大多扛不住壓力的修士選擇直接從太虛靈境內退了出來。
這些人,幾乎都是連第一塊劍碑都無法領悟的修士。
在這些人裡面,除非是修為特別低,僅有練氣期、築基期修為,否則絕對不會被天劍山招收為弟子。
至於領悟到第二塊石碑的修士,只要是金丹期修為,就肯定能被天劍山收入門牆。
若是元嬰期修為,大機率也會被天劍山收入門牆,畢竟五方界不比赤明仙域,天劍山沒有那麼多資格挑挑揀揀。
在五方界,元嬰期修士已經是頂尖的存在。
哪怕對方的悟性無法達到天劍山滿意的程度,但對方的修為擺在那,招收他們後,哪怕只是將其當做宗門護法,也是極為划算的一件事。
當然。
很多有經驗的元嬰修士早就弄清了天劍山招收弟子的真正標準,一旦他們沒能達到天劍山招收弟子的標準,這些元嬰修士便會自行離去。
至於給天劍山充當免費打手,這些活了數百近千年的老狐狸可不會去幹。
元嬰修士來到寒州城,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神庭日照經》的後續傳承。
既然後續傳承沒能得手,留在天劍山毫無價值。
畢竟跟瀾州以及無盡海域相比,天劍山所處的極西之地環境要惡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