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潘外公龜挪到離小兄妹不到二十米距離的時候,日子滑進了臘月。
錢三貴現在身體好多了,即使是寒冬臘月,還是能起床。只是不出門,穿得厚厚的,坐在廳屋的羅漢床上烤火。
這時候,該送的年禮都送了,該收的也都收了,但一家人盼著的錢華卻遲遲未歸。
直到臘月二十六,錢華父子才風塵僕僕地從京城趕回來,他為家裡帶回兩個巨大訊息及幾車年禮。
先說好訊息,寧王手下回京給寧王妃送信的時候,錢滿江也託那人給錦繡行送了信和東西,讓錢華帶回家。夾雜在錢滿江信幾封信中的,竟然還有一封信是梁大叔寫給錢亦繡的。
錢滿江的信已經不像上次那樣後此薄彼了,還專門給錢滿霞寫了一封。帶的東西都是一些北方特產,還有幾條花圍巾,凡是家裡的女眷,人者有份,還給錢老太和錢滿霞一人送了一條。
信中說自己好很,然後就是大書特書我軍取得的勝利。現在大乾軍隊完全扭轉了被動局勢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已經奪回了那幾個被大元佔去的城池。雖然大元正在調集軍隊準備反撲,但我軍勝算大得多。
之所能這麼快扭轉局面,一方面是寧王用兵如神,領導有方,全軍將士英勇無畏,還有一方面就是霹靂營的火器和陣法打得大元軍隊措手不及。特別是大炮,宜攻宜守,打擊面大,更是讓敵軍聞風喪膽。同時,還特別感謝家裡為朝庭分憂解難,花巨資買了加農炮。寧王說了,這個功勞記在錢滿江身上,會替他向皇上請功……
還帶了一輛寧王府送的年禮,主要是吃的和用的,照例給錢亦錦帶的最多。寧王妃還特別感謝錢家託梁老國公給她帶的那瓶雙頭金烏蛇泡酒,說她堅持喝了兩個月,感覺身子骨比以往有了些力氣。
看了信,三貴爺爺說道,“明年就讓錢華把連著蛇骨和鹿茸的整壇泡酒都給王妃送去吧,聽說她身體不太好。爺也覺得喝了那種泡酒,身子骨好多了。只不知道那幾截骨頭的藥效還有多久,早知道那條雙頭金烏龍不賣就好了。”
梁府也給錢家送了年禮。原來都是年前錢家透過崔掌櫃給梁府送年禮,年後崔掌櫃回來會帶些梁府的回禮。像這樣在年前專門給錢家送年禮,還是第一次。而且,年禮送得也十分豐富和精緻,滿滿兩大車,吃穿用都囊括了。還專門給錢亦繡和程月娘倆送了兩匹御賜的妝花緞,漂亮華麗,流光溢彩。是女人就沒有不喜歡漂亮衣裳的,喜歡得母女兩個眉眼彎彎。
梁錦昭的信就有些意思了。原來他給錢亦繡寫過幾次信,都稱呼她為小丫頭,而這次的稱呼卻變成了繡兒。不知道梁老國公跟他說沒說他和她之間的事。
他先問候了錢家人一遍,然後就說了錢將軍獻給寧王的那個加農炮的圖紙已經制造出了幾臺,效果比之前的大炮還好,不僅打得更遠,打擊面更大,也更靈活和有準頭……有了這種加農炮,勝利之日又會提前。還寫了他在前線的生活,以及打敗敵軍的欣喜若狂……
他也給錢亦繡送了樣禮物,就是他自己刻的一把梳子。梳子是棗木的,有錢亦繡的巴掌大,上面還雕了花紋上了漆。手藝雖然一般,但心意錢亦繡還是領了。
錢亦錦看了那梳子一眼,撇嘴道,“這麼醜的東西,他也好意思送人。梁公子也真是,都是拿軍響的人了,還這麼摳門。”
另一件就是不好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吳氏的哥哥吳祖至對吳氏和錢三貴極有成見。錢曉風一說自己是吳氏派去的,竟是大罵著把他給攆了出來,還說什麼“我沒有那麼不孝冷血不記情的妹妹和妹夫……”
錢曉風無法,就回京跟錢華說了。錢華又讓他多帶些銀兩再去棗州,想辦法從下人或是鄰居嘴裡打探些訊息。
他們之所以這麼晚回來,就是錢曉風在棗州耽誤了些時日。
吳祖至家的下人不多,只有一房五口人,都是他家的老人。好像他們得了誰的吩咐,見著錢曉風就像見著鬼,扭頭就走人,連一句話都不聽。
後來,錢曉風陸續從吳祖至家的鄰居那裡打聽了一些訊息。吳祖至現在還在給棗州府同知孫大人當師爺,女兒早已嫁人,二十二歲的兒子吳慶書前年就已經中了舉,但會試沒中,去了外面遊學,準備後年再考。
吳家並沒有老人,說兩位老人在吳家來棗州之前就相繼去逝了。
吳師爺幾乎天天都呆在孫府,一個月也難得回自己家幾次,家裡只有王氏和兒媳萬氏及一對小孫子在。
吳氏一聽自己的爹孃早就去逝了,自己竟是一點都不知道,立即大哭起來。眾人又勸解了半天。
眾人都分析,吳氏哥哥肯定對吳氏有什麼誤會,而這種誤會,八成是由王氏和她弟弟王首實從中作梗。王首實現在突然對錢家熱絡起來,送禮送的手筆這麼大,或許是知道錢滿江當了官害怕了,想緩和關係……
錢三貴勸吳氏道,“咱們沒有做任何傷害你孃家的事情,你哥哥那麼說,定是有什麼誤會。咱們現在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不好親自去棗州把情況問清楚。等以後滿江打完仗了,就讓他親自去一趟,把誤會解開……”
吳氏哭著點頭,也只能暫時這樣了。
大年二十八,錢亦錦和錢亦繡在外院給家裡的下人和長工們發紅包。
潘駙馬從荷塘月色回來,直接去正院找錢三貴。他提議道,“如今家裡沒有外人,月兒也不像原來那麼排斥我了,能不能吃飯的時候我來跟你們一起吃?我聽說,鄉下人家吃飯都在一起的,這樣熱鬧,也親近。”
錢三貴看了看潘子安,你姓潘不姓錢,什麼叫沒有外人了?他還從來沒聽說哪個父親跟著女兒住在婆家不走,一住大半年,並且還不知道他要住到什麼時候。雖然知道他是為了跟閨女緩和關係才如此,但這尊大神一直住在自己家裡,自家總是不太方便吶。
潘駙馬見錢三貴有些猶豫,他也覺得自己這個提議荒唐,有些臉紅。說道,“等錦娃歸了宗,餘修就會跟著錦娃走。以後繡兒姐弟三人的學問,就我由教了。當初我是狀元,餘修只是個二甲傳臚。”
錢三貴聽了這話,又高興起來。繡兒和靜兒是女娃無所謂,明娃倒是應該好好讀書。由狀元教出來的學生,學問肯定差不了。笑道,“那行。不過,我們鄉下人家吃飯沒那麼多講究,先生莫怪就是。”
P:謝謝親的打賞和月票,感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