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理醫院告誡她的,要讓喜兒重新感受到吃飯的快樂,而不是滿滿的負擔。
並且在吃完飯後,當著小朋友的面,譚錦兒把喜兒的欠賬本拿了出來。
“姐姐以後再也不給你記賬了,吃飯應該享受食物的快樂,而不是成為負擔,既然吃不下,那就不吃吧,我們不強迫,小本本存起來,鎖進保險櫃裡,以後都不拿出來了。”
榴榴好奇地問:“喜兒欠了多少碗飯?”
“不知道,沒去算。”
“我看看,哎呦喂,我的天喲,這麼多。”
小白湊過去,翻了翻記賬本,只見密密麻麻的賬單,每一筆都是欠一碗欠兩碗的,時間跨度有三四年,合計起來沒個3000碗也有2500碗,喜娃娃這輩子都還不清了。
“不多不多,我們喜兒每次吃飯都很認真的,吃不下那是因為給她定的任務太多了。”譚錦兒幫小妹妹說話。
小妹妹連連點頭,可不是嗎!就是這樣子的!
難得姐姐在吃飯這件事上幫她說話。
小白也懂譚錦兒的深意,跟著附和說:“喜娃娃吃飯好香的,她吃的不多但她吃的香。”
榴榴立即自我審視,自個兒不是吃的多而且吃的香嗎?喜娃娃拿什麼和我比?
譚錦兒想好了,與其讓小妹妹因為欠飯而徒增負擔,不如不說,一筆揭過。
果然,譚喜兒小朋友喜出望外,喜上眉梢,眉飛色舞。
“不用還了嗎?”
“不用還了,姐姐只是和你記著玩的。”
“hiahiahia,姐姐真好。”
當大家在小譚家吃晚飯時,夜色已經漸漸籠罩四周,小紅馬裡燈火通明,小奶音四起。
住在黃家村的小宋琴本來可以早點來學園的,但是她想到什麼,於是在家多待了一陣子,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出門,走在路上不斷觀察四周。
忽然在賣茶的小店鋪前,她看到了一個摸索前行的男孩身影,正是小舟。
小舟果然在摸索著艱難前往小紅馬,她正打算上前去,忽然一個人攔住了她。
是一個臉帶滄桑的女人,她自稱是小舟的媽媽,希望小宋琴不要去幫助小舟。
“讓他一個人去小紅馬學園吧,他總要學會自力更生,你能幫他這一次,下一次,但是下下次呢,下下下次呢,你能一直幫嗎?”
小宋琴一時語塞,但是讓她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小舟那麼艱難地前行,她於心不忍,看不下去。
“可是……”
“求你了,謝謝你對小舟的關心,但這是他的路,他必須自己走,誰也幫不了他。”
小舟媽媽一臉懇求的樣子,臉上滿是心疼,但不得不狠心。小宋琴不由動容,她默默地點了點頭,但還是爭取道:“那我跟在小舟身後可以嗎?我不做聲,我就跟著他走。”
小舟媽媽沒有拒絕,認真地感謝了她。
“這是我做的梨糖膏,給你嘗一嘗。”
“啊?我不用,您太客氣了。”
“拿著吧,這是專門給你的,我知道你昨晚送了小舟,他才去小紅馬沒幾天,就能遇到你們這些好朋友,是他的幸運。”
小宋琴收下了小舟媽媽的梨糖膏,小舟媽媽要去上班,匆匆走了。
有了小宋琴護送小舟,但又不會打擾到小舟,他媽媽安心了不少。